2006年4月,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向巴方出售4艘F-22P护卫舰和相关技术转让的协议。从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中国沪东造船公司总共将3艘F-22P型护卫舰交付巴方,而在2013年4月,巴方利用中国提供的技术,在本国的卡拉奇造船厂完成了第四艘F-22P型护卫舰的建造。
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4艘护卫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军用舰艇批量出口合同。从目前公布的资料上看,F-22P护卫舰除了舰艇动力使用德国的MTU柴油机以外,其舰空导弹、前主炮、近防火炮、鱼雷、电子战系统以及反潜直升机均来自中国。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出口F-22P护卫舰不会受制于人,可取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了向国外整体输出护卫舰建造技术的能力。这对于很多渴望建立有效近海防御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从2013年开始,网络上相继出现了中国为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生产轻型护卫舰的照片。这些护卫舰的出现,说明随着中国现代舰艇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可以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量体裁衣”。
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采用模块化建造模式,通过武器、电子等各系统的增减、搭配来满足不同国家的需要和经费水平。
多管火箭炮
——中国的“喀秋莎”
提起火箭炮,人们都会想起一个宛如俄罗斯美少女的名字“喀秋莎”。而中国也有一种“卫士”火箭炮,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并且带动了中国军工对国外火箭炮市场的大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