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印度的经济体量与中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根据IMF的数据,2014年中国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美元,而印度同期经济产值只有2万亿美元。路透社称,未来中国与印度将继续作为亚洲的两大经济发展中枢,在印度逐渐摆脱经济低迷期,重新调整目标与方向的背景下,“龙与大象”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已经拉开了新阶段的序幕。
阿三为超越中国贼心不死 印度经济现状注水
据印度报业10日报道,印度中央统计局9日公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根据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2014/15财年印度经济增速预计达7.4%,有望超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过有专家指出,印度的新计算方法可信度低,与其他经济指标显示的印度经济现状不符,新数据“有水分”。
印度统计部门修改GDP的计算方法,根据市场价格而非要素成本计算,并将基准年份由原来的2004/05年改为2011/12年。在新算法下,印度经济状况喜人:印度2013/14财年的经济增幅达6.9%,大大超过此前公布的4.7%;去年10-12月的经济增速为7.5%,超过中国同期7.3%的水平;统计部门预测2014/15财年(印度财年是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经济增速为7.4%,达到中国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水平,此前印度央行预测2014/15财年的经济增速仅为5.5%。
中印人口对比 印度统计部门称,新方法更符合国际实践,更有助于了解国内实际经济状况。美国媒体称,如果印度经济数据真的超过中国,那将说明印度回归,同时也将巩固莫迪政府的执政基础。上个月,世界银行预测印度将在今后两年赶超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不过印度10日报道称,印度突然拔高的经济增速弄得该国经济学家“一头雾水”。印度一家评级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乔希称,仍在研究数据,以求能够全面理解。印度央行也表示在研究统计方法,拒绝对公布的数据发表评论。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苏布拉马尼坦言,新的统计方法让人看不懂,并提醒印度政府靠修改后的数据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小心谨慎。印度商会相关人士对印度报业托拉斯表示,印度经济状况没有数据显示的这么乐观,投资并没有复苏,油价尽管下跌,但也没有拉动多少消费者需求。
印度也是人口大国 国外媒体和专家也对印度的经济数据持怀疑态度。路透社称,在数据发布一周前,所有人都认为数据将显示印度经济在莫迪政府上台后仍然步履蹒跚。莫迪去年5月上台前,印度经济增长正经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最疲软的阶段。有经济学家表示,此次公布的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不一致,工业生产、贸易、税收等指标均显示经济疲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经济学家普拉萨德认为,新数据根本不能成立,与近期印度经济发生的实际状况不符,特别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新兴市场震荡,印度央行因此被迫紧急干预。
经济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宋国友10日告诉记者,印度的新GDP算法无法真实反映印度近年来的物价变化情况,由此得出的经济数据有待商榷。物价水平是计算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变量,国际通行的惯例是用过去10年的物价水平得出一般物价水平。印度将基准年份由2004/05年修改为2011/12年,数据的时间跨度由10年减少为3年,很难真实反映印度经济的通货膨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