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出口:单大推攻击力足够,却无法制空,当然非洲例外,不过她们的购买力很怀疑。双中推成本却更高,航程的缺陷决定了买得起的国家无法进攻。。。。
所以,这个就看空军是怎么想的了,看我国未来空军定位在哪里,中四决定了我门空军未来是一只国土防空军,还是为了未来利益的攻势空军,不过,就目前我国的周边形式,想不攻势恐怕都不行。。。。。。。
我犹豫了,踌躇了,一个两个飞机型号不是问题,空军的建军思想才最重要,就像我们说毛爷爷是战略家,而战术家只适合地区问题。。。。。。所以,我又写了《“粽子”最终被谁吃掉?31的定位又在哪里? 》我在这里预测,粽子的方向就是上舰和外销。
未来我国训练航母一搜,3大舰队各一搜,再配一艘机动,估计5艘航母,那么舰载机是极其不少的,所以,由于市场问题,沈飞在11,15,16的基础上推出舰载在正常不过了。
所以,我说现在的31不是最终版,而是出口版,而我国在10-15年后会采购31的舰载版,那时候中推和机翼肯定要改,舰载的技术也成熟了,时间上说也吻合。目前全力的是15.16,31只注重空优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是出口。
国土防空3代机就可以,关键是发现,锁定对方的4代机。
如果真的猜测没错的话,那么外媒头一开始狂扁20,现在又狂赞20的原因就出来了,其目的就是把31搞掉,至少是在舆论造势,其心可诛,31的大量出口,嘿嘿,那是截击机,不是进攻性武器,你凭什么制裁?对手就是35肥电,美狗的盟友如果用35对上31,嘿嘿,我们有廉价的美国国旗,你们飞行员开着飞机来可以披着回去。
这样来说,沈飞做的就非常对了,首先,常规布局减少了风险,然后,把空优指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隐身(小国不像我们有完善的远程大型警戒雷达和卫星系统),加上外挂也可以有限攻击,小国也不需要那么大的航程。这样来说,只要电子设备用上20的出口版,发动机换上9500,OK,出口版35的克星来了。
31防空截击+歼十B/枭龙2对地==小国选择。
所以,或许以前我们有什么问题,但我们也要看成绩,完全否定,完全肯定都是片面的,每一款新型4代机的出现都是全国科研技术人员的努力和心血,哪怕未来20,31都夭折了,但也成为永远不可磨灭的基础,为我们将来更好的战斗机飞翔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