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称中国未拿到瓦良格号航母设计图纸
阅读提示:中国能将“瓦良格”号成功修复,使它“华丽变身”为“辽宁”号,采用的是“不计成本”的方式,这对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但中国却做到了”。综合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这艘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将再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有外媒分析,中国对外开放“辽宁”号的基地,打破了此前外界关于“‘辽宁’号服役后可能出问题”的传言,也展示出中国海军继续推进航母工程的信心。“中国工程师拥有尖端技术”在“辽宁”号服役前,有些外国专家一直认为,中国难以成功修复这艘苏联时代的航母。他们认为,即使“辽宁”号加人中国海军服役,也一定会“问题不断”。该航母于上世纪80年代开建,采用标准较高的模块化设计。即使中国工程师通过图纸了解其内部设施,但如果建造材料运用不当,那么修复的航母在满载装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可能重心不稳,部分船体甚至可能扭曲变形。
辽宁号岸基补给准备远航

辽宁号岸基补给准备远航
俄罗斯《军事平等》称,当初许多美国和俄罗斯军工专家都认为,没有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主建造航母,即使修复一艘遭废弃的航母也不可能。因为那种大规模作业需要极为复杂的技术和庞大的试验论证体系。报道指出,中国对外开放“辽宁”号的驻泊基地,证明这艘航母服役后并未出现任何问题,这也说明中国建造大型作战舰艇的能力超出外界的预期。报道揣测,解放军的工程师已经拥有了尖端的航母研发及建造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实验和辅助设计技术。由此,他们不仅成功还原了“瓦良格”号的内部结构,还用不同质地的材料模拟修复该航母,在确保舰体重心平衡的情况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在模拟改装取得成功后,解放军才着手改装“瓦良格”号,最终成功推出了“辽宁”号。报道指出,中国改装“辽宁”号比俄罗斯为印度改装“戈尔什科夫”号要成功得多。后者只对航母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非常有限的改动,而且采用产自俄罗斯的航母专用特种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