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了自己的名字,QC-9冲锋枪就开始了改进。对于原型方案中的弹筒后置的布置方式,有些专家认为在使用上很不方便,而且取下弹筒以后原位置会出现一个空穴,很难看。经过两轮样枪的改进,弹筒不再作为活动枪托,它的位置由枪身后部改在了枪管上方。瞄准系统分别位于枪管和枪管座两个分离的零件上。改进后的样枪仍然采用双路供弹结构,55发螺旋弹筒作为主供弹具,手枪式的握把可装15发双排双进弹匣作为辅助供弹具,并将前握把由前倾改为后倾,前后两握把相连。枪托有2个方案:一个是采用回转折叠式枪托,另一个采用折叠固定枪托,枪托折叠后即和前握把重合,同时增设了光学瞄具接口。

资料图:CS/LS06式9毫米轻型冲锋枪
QC-9的螺旋弹筒与美国“卡利科”的前端供弹口式弹筒不同,而类似于俄罗斯的“野牛”的后端供弹口式弹筒,但“野牛”是从下往上供弹的,而这种国产冲锋枪则是从上往下供弹。主要结构是采用有8条螺旋形导槽的输弹滚轮,螺旋形导槽可以减小输弹滚轮槽内的枪弹沿内壁的螺旋导板向前运动时的阻力,提高了供弹可靠性。在弹筒后方还特别增加了一个装弹口,通过装弹口能轻松地直接装弹(装弹方向是弹头向前),这样手指就不必跟弹簧较劲了,装完后把卷簧器逆时针旋转8圈即可供弹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