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计划
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总共计划建造五艘,最后一艘因经费等诸多原因取消。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原“基洛夫”号)1980年12月30日服役;第二艘“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伏龙芝”号)1984年10月31日服役;第三艘“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1988年12月30日服役;第四艘“彼得大帝”号(原“安德罗波夫”号)1998年4月18日服役。首舰突出反潜能力;后继三艘则强化防空性能,前苏联为之配套大量各型先进防空导弹,而且在世界上率先采用垂直发射模式;第四艘“彼得大帝”号,被称为前苏联海军的颠峰之作,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最完整的作战信息系统、通信系统、武器系统、传感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等,具有超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资料图:基洛夫级巡洋舰
目前,仅“彼得大帝”号保持作战能力,服役于俄海军北方舰队。
基本性能
标准排水量:19,000吨;
满载排水量:26,396吨;
吃水:9.1米
续航力:14000海里/3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