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武器装备>

官媒曝光沈飞研发歼31时间:西方一片哗然(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1 01:37:54

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大肆宣传一些似是而非的技术概念,有意将对手引入歧途,达成技术欺骗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是通过“星球大战”计划,将前苏联拖入军备竞赛。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前沿科技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面临多种路径选择,强大的对手出于战略目的可能故意释放烟幕,对我进行技术欺骗。

  另一方面,被技术突袭的风险加大。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就曾使美国大为恐慌。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在生物、信息、纳米、材料、能源等多个交叉领域取得突破,军事强国利用其深厚的技术基础,有可能在某个方向取得出人意料的突破,对落后国家进行技术突袭。

  在此背景下,谋划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应加强战略判断,提高对技术的敏锐性和认知力,既要防止技术欺骗,走入发展歧途,丧失发展机遇,又要防止技术突袭,防止重大技术遗漏,不能因为战略判断失误,形成与军事强国新的技术鸿沟。

  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边界日益模糊,现行基础研究发展模式面临困境 随着科学研究与工程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已没有很清晰的边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呈现出相伴、互动的发展态势,基础研究从实验室的科学发现向战斗力转化的时间大大缩短。

  历史上,由电磁波发现到雷达装备应用历时近50年;而从2004年突破压缩感知理论,到2007年应用于提升雷达性能,历时不到3年。我军现有基础研究工作大多针对武器装备建设的具体需求进行凝练和支持,对于基础数学、应用物理、生命科学等重要国防基础研究领域,缺乏系统的布局和稳定的支持。

 

  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力量。但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民口基础研究成果向国防领域的转化应用尚存在较大障碍,影响了国防科技的创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我军现行的基础研究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既发挥军方在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民口基础研究对国防科技的重要推动作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