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大陆军事>

中国一神秘武器意外曝光:美俄完全不懂(2)

来源:军事区 时间:2015-12-23 19:11:29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碰炸引信手榴弹,到了八九十年代甚至还进一步研制了电子碰炸引信,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1984年完成设计定型了84式碰炸手榴弹,可攻防两用,主要用于杀伤有生目标,也可用于攻击无防护军用吉普、摩托车等小型机动目标。弹体为内刻槽钢板冲压而成,引信为碰炸式,结构比较复杂,由引信体、碰炸机构、保险机构和起爆机构共20多个零部件组成。因为引信机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没有自毁机构,在定型试验时多次发生危险事故,因此这一引信没能在我国手榴弹上得到广泛应用,仅在少数部队配发试用,后来转为技术储备。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和英国研制出电子引信的手榴弹,中国军队也提出研制一种打破手榴弹传统技术、全新的电子引信手榴弹。1986年开始研制,新型手榴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都远远高于当时世界在研手榴弹的先进水平。为了掌握世界先进手榴弹技术,中国还国外引进了比利时的PRB-NR423式杀伤手榴弹、奥地利的HG76式杀伤手榴弹,以及埃及的霍赛姆反坦克手榴弹等。

  中国82-2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新型手榴弹被命名为DSC-1型杀伤手榴弹,其中D、S、C分别表示弹药、手榴弹和电子之意,1代表我国的第一款电子手榴弹。1989年正式转入型号研制。1997年2月设计定型,随后在广西和齐齐哈尔进行了热区、常温区和寒区的部队使用试验。DSC-1电子引信手榴弹的弹重为200克,有效杀伤半径大于6米,有效破片大于400片。配用全保险型碰炸、延期双用电子引信,但在定型论证中,由于电池使用时间和”更换取用“条件未达标等原因,没有进入部队装备序列。

  中国的机械碰炸引信和电子碰炸引信手榴弹,在性能指标上都很先进,但均未实际装备使用,是什么原因呢。

  机械触发的碰炸引信,用在手榴弹领域,比较不可靠,触发引信的手榴弹结构复杂,触发手榴弹的着地部位是随机的,跟炮弹的弹头着地不一样,所以碰炸手榴弹需要采用万向机构。手榴弹的投掷飞行速度较低,引信需要相当敏感才能保证可靠地爆炸,但是一枚敏感过头的手榴弹又令人很不放心。加之万向碰炸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没有自毁机构。所以机械碰炸引信在各国的应用都不广泛。

  

  RGN进攻手榴弹(左)为单层弹体,RGO(右)防御手榴弹为双层弹体

  电子引信手榴弹的命运也很坎坷。美国的M217电子手榴弹引信研制成功后,一直被束之高阁,至今未见大批量应用。英国的EDIS电子手榴弹引信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仍然只在一些非杀伤型手榴弹上小批量试用,未见部队大量装备。主要原因的电子原件可靠性与经济性无法达成一致。经过严格筛选的电子原件,可靠性高,价格也昂贵,一般需要大量生产的常规武器都很难接受,在手榴弹上使用,经济性问题尤显突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吗,近些年在榴弹发射器是使用的小口径高速榴弹电子引信,有了长足发展,各种空炸和多用途弹药纷纷面世,这对于经济性、可靠性等使用条件更加苛刻的手榴弹引信会有很大的促进,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国会出现一种价格低廉、使用可靠的电子引信手榴弹.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