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综艺新闻>

秋晚导演郭霁红要把“中华情”打造成景观歌会

来源:新闻午报 时间:2008-10-28 14:41:07

秋晚导演郭霁红要把“中华情”打造成景观歌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29个巨大的“足印”让人至今记忆犹新,而央视中秋晚会的焰火也让人耳目一新。日前,秋晚总导演郭霁红在沪接受记者时坦言“焰火不能仅是晚会的陪衬”:“如果只是那样,那就是种浪费。”

 

作为央视“中华情”大型歌会总导演,郭霁红还透露,“中华情”将首度推出景观晚会,把山水景色、绚丽的烟火,与文艺演出结合在一起。

 

焰火不能放了就算

 

郭霁红告诉记者,为了考察焰火的新技术,自己最近去了一趟江西。对于“这有什么好学”的质疑,郭导笑言:“以往晚会放焰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其实是种浪费,根本没有把焰火的效用放到最大。”她用奥运会上的29个“足印”举例:“奥运开幕式的焰火就不仅仅是烘托气氛,而成了当晚一大亮点。”

 

她强调:“焰火应与表演的作品和背景融合起来。比如演员唱到高音重音时,可以用高空弹作为突出;高潮的副歌部分时,可以用那种天上散开后伴有阵阵裂声的礼花弹。颜色上也是,比如台上主演是绿色调,伴舞是白色调,那么礼花就应该用绿色,这样才能烘托出主角。”

 

首推“景观歌会”概念

 

作为连续5年央视中秋晚会的总导演,郭霁红尤擅水景舞台。从2004年“扬帆”黄浦江畔的“浦江月”到2007年避暑山庄烟波雾渺的“山庄月”,每台中秋晚会都以“水”为景但又风格迥异。尤其是今年“荣成月”中秋晚会,巨大的白色贝壳舞台临海而建,引起业内一片惊叹。

 

对此,郭霁红特别提出了一个“景观晚会”的概念。她认为,秋晚与春晚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在室外举行,且都更换地点,因此非常适合做成“景观晚会”。据悉,此次“中华情”也将延续景观舞台的特色。

作者:  责任编辑:王芳芳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暂无关联文章,您可通过站内搜索查询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