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锐海)现任华纳唱片大中华区总裁的陈泽杉,在2008年被前东家金牌大风(前身为EM I唱片)革职后,曾有媒体报道,因为他在金牌大风任职期间,对该公司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及相关财务问题,而遭到金牌大风的起诉。昨日,本报记者从一位消息人士口中获悉,该事件再度升级,并首次曝光了金牌大风指控陈泽杉的三大“罪状”。
据透露,蔡依林于2005年底由陈泽杉以1.2亿元新台币签入EM I后,陈泽杉曾允诺发行三张蔡依林的专辑,但由于他在任职期间业绩差,2008年与EM I关系恶化,“之后他为了尽快消化与EM I签下的三张蔡依林专辑的合约,就擅自把最后一张国语专辑改为英文专辑,导致这张专辑销量不理想,极大损害公司的利益,所以金牌大风决定起诉他。”
此外,该消息人士还曝光了陈泽杉在职期间的另外两项“罪状”,包括将媒体采购合约从非独家改为独家,企图限制金牌大风透过单一公司购买广告,他解释说:“媒体采购的意思,就是在媒体上购买广告,唱片公司一般情况下会购买多家媒体的广告,加大宣传力度。但陈泽杉在职期间,把蔡依林这张专辑的广告宣传改为独家性质,大大削弱了这张专辑的推广力度。”而第三项罪状,则是将卡拉O K契约加入新的条件,使卡拉O K公司原本应付给金牌大风的数千万元款项,改成直接付给陈泽杉指定的独家媒体采购公司。而这些文件都是陈泽杉在EM I掌权期间签署的。
对此,金牌大风昨日也发出声明表示:“有关本公司对陈泽杉的违法行为向台北地检署提起之告诉,本公司刚向地检署查询,尚无结案纪录。本公司相信任何公司均不可能容许像陈泽杉这样的专业经理人作出上述违法行为,不论检察官作出任何决定,本公司均将追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