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娱乐要闻>

罗京,一路走好

来源:北国网- 辽沈晚报 时间:2009-06-12 10:06:27
 
人们高举着罗京的照片,愿他一路走好。本版图片均据新浪

赶来吊唁的群众。

白岩松神情悲伤。

周涛心情悲痛。



  崔永元面色凝重。

  罗京走了。连日来,人们含着热泪在心里默念着他的名字,每个人都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每个人都在细细地回忆着他在荧屏上表现出的“冷面”风采,耳边回响起他那沉稳、厚重的声音。人们为他送行,仿佛他并没有离去,他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播音了……

  前来悼念人数过多追悼会提前半小时举行

  考虑到前来悼念的公众人数过多,治丧委员会将原本定于昨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改在8时30分举行。

  从凌晨4时起,就陆续有喜爱罗京的群众抵达八宝山,等候送他最后一程。在上午10时左右,八宝山二号大厅已经是被围得水泻不通,就连停车场也站满了人。悼念队伍形成长龙约四五百米,一直蜿蜒到八宝山公墓门外,很多群众都是手持菊花眼含泪水。烈日当头,人群中偶尔有中暑晕倒的情况发生,一位妇女被工作人员抬到阴凉处请医护人员救治。群众等候得略显焦躁,人群曾一度陷入混乱,郎永淳神情紧张地维持秩序,朱迅也对着人群大喊:“请大家保持秩序! ”

  早上8时左右,治丧委员会称有800名群众到了现场,但后来陆陆续续涌进的群众难以统计,到了中午11时30分左右,群众入场结束了。

  记者 韩秀电自北京

  愿他的声音常驻心间

  □新华社记者 赵超

  “无论你走多远,也走不出我们的思念。 ”6月1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在追悼会现场,这幅由热爱他的观众挂起的挽联勾起了人们无尽的回忆。

  60岁的杨立荣老人早上5时多就从家里出发,倒了几趟车才来到这里。他手举着自己收集的有关罗京报道的报纸,站在灵堂外久久不愿离去。

  “优秀”,“好人”,这成了现场群众对罗京众口一词的评价。曾经跟罗京有过一面之交的京剧票友崔桂禄告诉记者,2003年他去中央电视台参加戏曲晚会的录制时偶遇罗京,于是提出合影的要求。没想到,罗京非常愉快地答应了,还跟他聊了几句。“罗京没有任何架子,特别平易近人,他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播音员。 ”崔桂禄动情地说。

  “噩耗惊徘,凝目如梦激情怀。思声容念,爱国敬业风范巅。”这是追悼会现场一位老者送给罗京的诗句。那张无数人熟知的面容,那个无数人熟悉的声音,如今都已离去,只留下一串永恒的回忆,留给热爱他的观众无数的叹息和泪水。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60多名学生也早早地赶来送别罗京。前一天,他们为大师兄举办了一场追思会,今天又为他献上了花圈。播音专业大一学生张宁玲说:“罗京老师对播音的执著热爱,对工作的负责精神,还有亲切质朴的播音风格,都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更会对我们这些后辈产生深远影响。 ”

  罗京走了,留下的是永不谢幕的记忆;罗京走了,留下的是穿越时空的声音。

  罗京,愿你一路走好。

  

作者:  责任编辑:王芳芳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