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春用“山崩地裂”形容小沈阳当时的搞笑效果。他们开始还担心年龄稍大的观众看了不理解,效果会打折扣,就专门请了剧组舞蹈队的年长者来看,结果大家笑得直跺脚。2008年1月1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魅力朝阳、平安奥运》慰问演出中,春晚剧组又让小沈阳试演,他的笑料包袱一个接一个,观众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眼泪直流。以致有媒体公开预言:小沈阳在2008年春晚的风头将盖过赵本山!
但在后来的审查中,小沈阳还是被刷了下来。剧组认为,2008年春晚热点很多,抗冰雪、航天、奥运板块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色调。与此相比,小沈阳的节目风格就显得比较“另类”了。再说2008年春晚的盲人演员杨光也是模仿秀,和小沈阳相似,放到一起就撞车了。而杨光的节目从一开始就已被确定,因为他是央视“星光大道”的冠军。
不少人获知小沈阳的节目没有通过后,私下开玩笑说,赵本山这次为了这徒弟一定下大功夫去开“后门”。不管赵本山是不是真的走了“后门”,但在2008年春晚第二次彩排时,小沈阳竟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出现在魏积安的小品《收废品》中,而且替下了之前的主角刘亚津。为了凸显他的重要性,台词中都是直呼小沈阳。但他此次的表现与大家的期望相去甚远。或许是头一回遭遇春晚彩排这样的阵势,他一上台就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再加上彩排前一天才拿到剧本,多次险些忘记台词,幸亏被提醒才又接上。而他惯有的二人转风格与小品内容也不甚搭调,节奏很有些凌乱。
结果,第三次彩排后,《收废品》被砍掉。小沈阳再次被刷。
或许是两次刷掉了春晚小品“第一功臣”赵本山的得意门生,央视于心有点不忍;或许因为新闻媒体早已放言小沈阳《我要当明星》在审查时“笑果”良好,观众的情绪已被“吊”高,央视于面子有点难下。于是,2008年元宵晚会决定安排小沈阳上,节目还是他的《我要当明星》。
这个似乎是铁板钉钉的事——节目都录好了,对外公布的节目单也上了小沈阳的名字,但在实际播出时,他又“缺席”了。担任近几年春晚总策划的秦新民解析道:“元宵晚会本来想让他上,但整台晚会播出时间只有90分钟,他一个人的节目就演了二十多分钟,只好砍掉了。”
但知情人透露,小沈阳几次进军央视,都受到热情邀请。在提前录制的元宵晚会上,他表演的节目“笑果”爆棚,几乎乐翻全场。不过相关领导在看过节目后,认为小沈阳在舞台上“上蹿下跳”太疯、太闹了,而且某些台词过于“低俗”,一声令下将其屏蔽了。
2008年2月21日18时30分,离央视元宵晚会播出还有一个半小时,有记者走进刘老根大舞台,看到了一脸郁闷的小沈阳。已经知道消息的小沈阳并没有把节目被砍的事告诉记者,只是一个劲地强调自己心情不好,接受采访中不间断地吸烟。“我也知道央视的春晚,那不是一般的舞台,可那时候也是老上火了,能不上火吗?师兄弟都知道了,没上去多砢碜呀。”小沈阳后来如此回忆当时那份焦心的感觉。
小沈阳的焦心显然不是简单的“砢碜”问题,而是作为一个二人转演员,他很清楚三次都错过这个舞台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年纪尚轻的他只看到春晚这块硬币的一面,却没有看到硬币的另一面——虽然无缘2008年春晚,但他却踏进了舆论的中心,身价在口水争议中开始看涨。据悉,2006年的时候,小沈阳二人转演出的出场费是每场500元,刚传出要上春晚的消息,就达到了每场两万元,40倍翻番。
对这一切,师父赵本山则心里敞亮着。他不但一再安慰小沈阳“没事,努力,明年咱再整”,而且公开向媒体喊话:“我曾经都是三进三出的人,何况我的学生呢”,“我倒觉得,小沈阳的不上要比上好”。就在媒体随着赵本山的声音去大肆讨论小沈阳为何“三进三出”,到底“上还是不上好”时,小沈阳哪里知道——师父不仅是春晚舞台上的艺术大师,更是春晚舞台下的营销高手。
他的命运,自赵本山决意推荐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经注定。
(摘自《沸点制造:中国当红笑星小沈阳的运作密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