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视资讯>

喜欢“许三多”就会爱上“顺溜”

来源:天天新报 时间:2009-06-29 11:20:40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由于缺少了一个王宝强,“兵迷”们深表遗憾。这个遗憾在《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得到了些许的弥补,《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连长高诚和班长许三多,在《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变身陈大雷和顺溜,使“兵迷”们找回了《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情结”。

  该剧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刻画了新四军神枪手顺溜强悍而倔强的性格,同时真挚地表现了顺溜与他的伯乐——司令陈大雷之间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同仇敌忾、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

  由于《士兵突击》产生的“兵迷效应”,《我的兄弟叫顺溜》虽然并不是康洪雷的作品,但相比《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更像是《士兵突击》的姐妹篇。

  如同看戏似的,戏迷都是冲着自己喜欢的角儿去的,这叫“看戏看角”。旧时戏班演出就有挂牌一说,挂头牌的演员是戏班中的“台柱”,是挑大梁的演员,二牌即为“跨刀”,即为次主角,有随从协助之意,其余即为“傍角儿”,指次要演员、乐师、后台工作人员,现在,基本上已经无此关系。但是,影视剧中仍有“领衔主演”,这就是“挂头牌”。看戏看角,无论是“挂头牌”还是“领衔主演”的演员都要有“挑大梁”的实力。《我的兄弟叫顺溜》的“领衔主演”是王宝强和张国强,广告吆喝的也是他们两位的影响力。

  《我的兄弟叫顺溜》开播至今,热议不断。尤其是对于运用喜剧幽默的手段来反映抗战这样一个严肃的战争题材,观众褒贬不一。其实,这种艺术手法并不新鲜,在以前的影片中早有尝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法国影片《虎口脱险》,在国产影片《小兵张嘎》中也有不少笑段,问题是不要刻意为之。其实,每当看到宝强傻笑露出的那一排大白牙的时候,总会使人在脑海中想到“许三多”憨厚淳朴的形象,从而忍不住地会发出一种善意的笑声。

  用一句专业术语来形容的话,这就叫量身定制,“顺溜”这个角色就是属于王宝强,挑选其他明星来演的话,也就出不来这个效果。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的“顺溜”——像“许三多”,又不是“许三多”。尽管在《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王宝强在表演中也有与《士兵突击》中不一样的地方,但是,顺溜和许三多还是属于同一类型的角色,王宝强基本上属于本色表演。看戏看角,我想,喜欢“许三多”的观众就会爱上王宝强的新角色“顺溜”。令人担心的倒是王宝强改变戏路,如果丢弃了本色表演的优势,喜欢你的观众恐怕会走向审美的对立。 吴为忠(特约评论员

作者:吴为忠  责任编辑:王芳芳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