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视资讯>

媒体故意粉饰《潜伏》与《团长》打中年战

来源:新浪 时间:2009-04-12 09:55:30

     接触《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剧应该是在08年,因为那时候看新闻爆这电视拍摄过程中炸死演员。当时我以为是假消息,毕竟演戏就是演戏,怎么能弄死人。后来还爆发出导演差点给炸死,而且新浪还专门给做了一讨论专题,谈演戏该不该用真炸弹引爆以达到逼真效果。这样一来就好比,以前都是看到群众在危机的时候,说让领导先走;这次突然反了,领导在危机的时候说群众才是最宝贵的一样。顺理成章,这部电视就得到前所未有的宣传效果。毕竟导演的命比演员金贵,就像电视主角拿炮对着他炸都炸不死。

     之后终于在2009年看到了这部电视剧的出炉,可年初的时候有点事情给耽搁了。后来又听人说孙红雷演了一部叫《潜伏》的电视很好看,冲着孙红雷我去瞄了瞄关于电视宣传的新闻,结果一看到孙红雷那造型,感觉真的给雷了一下。因为我觉得孙红雷就不是一个演员,他骨子里就是那种不用演造型就出来了的人。站在一帮演员当中,那就是老大的派头。所以在对此专门为他而造出来的造型失望了,决定先看《团长》。当然,我也相信很多人看潜伏也是冲着孙红雷去看的。而且大部分也应该跟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吧,毕竟孙红雷的征服形象太深入人心,这次的潜伏也算是一次转型。

     之后,我又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相继看完了《团长》与《潜伏》。看完的第一感觉是,这两部电视剧相对于以前的电视剧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我个人是更喜欢《团长》一些。比较《团长》在突出历史以及表达文化上是《潜伏》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潜伏》让我感觉就像是在那里玩猫抓老鼠一样,而且剧情像是固定的一样,好比就是一个网站先有了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里面再设计其界面。还有一个就是,《团长》看起来比较贴近现实一些。都说男人在一起就会讨论,而《团长》里面那帮兵痞们,每天都在太阳底下刷贫嘴,这不跟当今宿舍里宅着的大学生很想吗?这是《潜伏》所没有的。《潜伏》恰好相反就是上班族,每天偷偷在办公室里面玩斗地主,老板突然一来直接就Alt+F4掉,大不了就是损失点欢乐豆。

     而我最不能理解地是,很多人都认为《团长》是瞎炒作出来的。喜欢这么理解的人,怎么就不想想,炒作应该是跟媒体有着直接联系啊?而最近媒体一直在报道《潜伏》,莫非也是在炒作这部电视剧。还有,我们仔细观察,《团长》刚出来的时候广受好评。可自从央视好意思批《团长》不真诚之后,《团长》就一路走低,这个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吧?我想,应该是《团长》直接地体现国军当年抗日的贡献,而最后国军却给打到台湾去了。可作为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尊重还原历史的剧情,而不应该是粉饰出来的王朝与历史。但反观我们的《潜伏》,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去正视历史。所以在《团长》与《潜伏》上,我们的媒体是带有党派情绪去看的,这是目前社会的病态。这样一来,就有些人故意去抓《团长》的硬伤,但在中国拍出电视剧,那一部没有硬伤,文革中的7个样板戏就没有硬伤是吧?我们看电视,应该是为了这部电视能表达什么而不看,要看他真诚的一面,而不应该是带着色彩去看的,因为电视剧就是为了娱乐,不应该将其政治化。国民党当年抗日的贡献,那是绝对不止历史书上描写的台儿庄战役,经过脑子就知道美式装备绝对比小米加步枪耐打。还有日本人也不是八路剧当中那么傻,如果人家傻,人家就不会挑起世界大战。还有为什么人家还是经济大国,要知道人家可是经历了两颗原子弹的实验场地啊!

      当然,如果照媒体所说那样,《潜伏》就是比《团长》强。那我个人是认为,这完全就是一次对观众当中的中年人或者27作用的青年人的一次争夺战。因为私下了解的20岁以下左右的年轻人,好像目前我周围的,就我基本看完了。之所以说,这是一次中年观众的争夺,因为中年人的口味是绝对不会喜欢像《团长》里面那么贫嘴的电视剧。也可能《团长》那种语言不是一种贫嘴,但这几年由于央视等媒体大力宣传赵本山的东北话,所以我们就有一种错觉,见到东北话就想笑。可《团长》这次是一举杂交了几十种各地方言在里面,你不想笑也会忍不住你的家乡话是那么地有味的。就方言的推广,宁浩是绝对比康红雷强的。但这些的了解都是私下的,是媒体不会报道的,毕竟话语权是由着它们怎么去说的。不过也难怪中年人等一部分大龄青年会喜欢《潜伏》,毕竟这电视剧很正统,而且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出位,它不会让你看了会爆发出什么激情。当然《潜伏》的成功,主要还是它满足了一代人对爱情婚姻的认识,这和当下社会看到的完全不同,可在它的剧情里面能够完美体现。

     所以这次大家拿《团长》跟《潜伏》比,就像一次耍猴。要说拿《潜伏》跟《暗算》比,那才感觉是公平的对比。而仅仅借着《潜伏》虚伪的信仰去比《团长》,那只是说明这个社会的不成熟。我相信一个成熟的社会,就是正视一切事。所谓正视一切,就是不带粉饰地去评价它。

作者:  责任编辑:拓荒者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团剧”与“潜伏”同在反思“信仰”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评论共有 11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guest 来自(IP:125.76.215.*) 发表于:09-04-18 22:15:02
和暗算不在一个层次。
guest 来自(IP:118.144.126.*) 发表于:09-04-13 15:14:09
个人觉得又是在为炒起来的团长继续炒,同时认为作者真的没看过潜伏。
guest 来自(IP:121.29.122.*) 发表于:09-04-13 12:51:28
恶心团长
guest 来自(IP:123.8.127.*) 发表于:09-04-13 00:28:50
偏激主观的评论,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血腥的东西就一定真实,几个男人贫就一定真实,我都怀疑我们学的历史课本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学到是抗日的正面战场是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难道你看的是特别版,自己理解有误差就不要怨别人,我不敢说现在反映国共两党的戏就一定真实,但是确实是在改进。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喜欢看就多看,不喜欢就不看,没必要非要贬低一部抬高另一部吧。再说谁说潜伏不沉重,付出人生所有珍贵的东西来换取信仰,这就比付出鲜血就轻,自己肤浅还说别人肤浅,什么是真正的沉重都没搞清楚。
guest 来自(IP:116.21.28.*) 发表于:09-04-13 00:10:08
其实两部戏都不错,但真要从思想和人性以及国民的一些根性的东西和层面上去说,确实团长更胜一筹,而且团长绝对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潜伏是用了很人们习惯的讲故事方式来表达,而团长更多的用了一些西方的戏剧元素来讲故事,所以人们就不习惯,就像一直都是吃一样的东西,忽然改了另外一种就不习惯了,这也是为何会觉得潜伏好看,看潜伏无需动脑子,而团长就不同,我也承认很多地方我也是重复再看才知道原来如此深奥和玄妙之处,不过真的很有味道,就想吃一样的东西越嚼越有甘味的感觉是一样的。
guest 来自(IP:125.77.9.*) 发表于:09-04-13 00:04:44
电视就是用来娱乐的,不用动脑的.大家普遍都这么认为.但电视应该也有让人思考的功能,只是我们大部分人散失了这个功能.

团长以远征军为背景,从小人物的角度来写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伟大.同时看完之后让我们关注还有这样一群被国家遗忘的人.太了不起了.真不知有人为什么要对号入座,觉得丑化,真不知他们的心被什么丑化了,衣服破点就丑化了,言语多点就丑化了吗,为什么就看不到跳动的那颗心呢,这么真诚的这么在绝境中焕发出光芒的心怎么就看不到呢.团长焕发了对远征军最大的敬意,令人钦佩.

潜伏没看过,不做评价.但谍战片和暗算一起比较会比较好点.
guest 来自(IP:122.70.19.*) 发表于:09-04-12 22:18:18
说得太好了!团长和潜伏根本就不在一个价值层面上,说夸张点有点象拿鲁迅和琼瑶比故事一样,滑稽!
guest 来自(IP:218.22.21.*) 发表于:09-04-12 22:03:30
团长需要的背景知识很多,剧情中没有讲太明白。多数人也不清楚。所以看上去容易半懂不懂。不象潜伏,背景都是大事件,而人物都是剧中人,很简单易懂。
深度上团长更胜一筹,但故事讲解方式上,潜伏显然更成功。博主横向对比的思路我认同,因此“以虚伪的信仰与团长比。。。社会的不成熟”的结论就显然归纳不当了。
guest 来自(IP:122.136.72.*) 发表于:09-04-12 21:48:38
两部片子都看了。对这篇评论的观点不敢苟同。至少文章里这句:“当然《潜伏》的成功,主要还是它满足了一代人对爱情婚姻的认识,这和当下社会看到的完全不同,可在它的剧情里面能够完美体现。” 就直接说明这篇评论的作者没有看过《潜伏》(当然,不排除是个思维比较另类的怪人)。试问:抛开所有所谓的“媒体评论”,你问问看过《潜伏》的、认为它很好的观众,有几个人是因为被“满足了一代人对爱情婚姻的认识”才叫好的?
guest 来自(IP:117.42.104.*) 发表于:09-04-12 19:41:04
潜伏是窝里反.团长是抗日.连士兵都打不过.难道还能打赢团长.凭什么小米加步枪就能打走小日本
guest 来自(IP:119.141.86.*) 发表于:09-04-12 15:54:26
博主写得很中肯,可以人们通常不愿意反思吧!不喜欢太过沉重题材!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