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互联网电商时代,生鲜粮油电商曾一度被认为是蓝海市场。彼时,有业内人士曾经预估,单纯生鲜粮油电商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千亿规模,而同期也会有一大批的优秀生鲜粮油垂直电商应运而生。由此,也让快速战略扩张的呼声远高于盈利目标制定和长远发展规划的落地。当生鲜粮油垂直电商们开始踊跃的市场拓展后,该领域市场马上又陷入了竞争激烈的局面,伴随着的就是蓝海转红海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一大批的生鲜粮油电商玩家成为了“先烈”。
而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微电商的兴起似乎又给了生鲜粮油电商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基于移动终端、供应链构建、餐厅店面等多种运营环境下的新微电商运营模式,让生鲜粮油微电商更适合于“互联网+餐厅”构建O2O的新消费场景。
老磨坊是掌上微航平台上的一家专注生鲜粮油O2O直达的小店,从2015年4月开始,老磨坊加入了掌上微航平台,通过连接供应链与采购端,目前老磨坊小店已经赢得了数百家餐厅客户。如今在老磨坊微店上,餐厅老板通过小店下单后,第二天早上就可在自家门口收到生鲜粮油等原材料货物。
当然,和其他微电商一样,老磨坊的业务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老磨坊崇尚“大干快上”,将初期的策略定位在高端品牌的经营上,将大部分的资金用在品牌形象的建设上。结果,虽然在流量和知名度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老磨坊的实际业绩却增长缓慢。后来,经过市场的调研和理论分析,老磨坊发现,市场份额的增长源自于用户体验的提高,尤其是身处红海市场之中,如果不能在产品、服务体验上做到领先优势,就无法赢得市场,并支撑品牌认知度提升。于是,老磨坊改变了策略,将改善用户体验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渠道改造试图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形成优势。
比如,老磨坊在做店铺运营的同时,更加注重客户从购买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的体验,鼓励销售人员在送货的同时,主动增加与餐厅老板的交流,并记录下需求:例如同样是一种原料,甲方要求是A种类,而乙方要求的是B种类,当需求被搜集后,老磨坊会在物流配送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来满足不同餐厅对于生鲜原料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老磨坊严格管理物流配送时间,以“准时”作为配送时坚守的原则,在很多细节化的调整上,老磨坊的用户粘性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为促进销售业绩,增加流水,老磨坊加大了在微店上的营销活动力度,通过运用掌上微航平台上的多个营销插件功能,比如“积分商城”、“智慧拼团”、“超级卷”、“全民众筹”等活动,激发客户下单的兴趣与欲望,鼓励客户为达到活动标准而增加下单量,一来让客户获得实惠,二来亦提升了老磨坊的客单价,其可谓一举两得。
而对于生鲜粮油微电商来说,另一个需要提到的情景是产品本身非标准化所引发的一些“销售摩擦”。简单来说,以蔬菜为例,蔬菜本身可由斤两衡量,但同样在一斤土豆里,必然会有个体大和个体小的土豆,当某次供货中土豆的大小未合乎客户预期时,就会遭到客户的投诉。对此,老磨坊在不断地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利用掌上微航平台详细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赔偿退换流程,并明确定义产品质量问题的评估标准,其包括什么情况进行补偿,什么情况不补偿等,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
由此案例可见,老磨坊通过在掌上微航平台上开展业务,经历的是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策略过程,而老磨坊所获得的经验,是需要有节奏地推进运营工作,而非贸然追求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