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CEO做母婴网红,欲掩饰蜜芽离职潮?

来源:东方经济网 时间:2016-08-31 12:25:48

  核心提示|一个初创公司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往往给求职者描绘公司和个人的美好蓝图,但美丽的泡沫终会破灭,画大饼似的谈理想和情怀往往不能留住人才。近一年未获融资的蜜芽,如今就遇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

  “我不做CEO了,我要做网红!”一个月前,蜜芽CEO刘楠在一次视频直播时宣称自己要做网红CEO。

  

图片1

  刘楠在社交直播中

  时间再向前追溯一个月,刘楠和她的团队开始“密谋”网红打造计划,但网红也好,直播也罢,似乎都无法掩饰蜜芽不断下滑的销售颓势,而蜜芽颓势最直接的体现正是高管的离职潮。

  8月29日,媒体报道蜜芽多位高管已经纷纷离职,其中包括CTO宗东东、跨境业务总经理桂博文、O2O和妈米负责人赵哲、运营副总裁杜萍。对此蜜芽的回复是以上均不是重要岗位。CTO作为一个公司里主导产品的核心,他的重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蜜芽的跨境总经理离职或代表着以跨境为主业的蜜芽经历了大滑坡。负责运营的VP也递上辞呈,有社交平台爆料显示,蜜芽内部目前是一个产品经理顶替运营VP,现在的蜜芽似乎进入了用人荒。

  其实,蜜芽高管离职一事,此前已有传闻。各业务部门的的副总裁、事业部总经理、总监级别的高层都纷纷离开,目前还在职的高管们私下接触猎头也成了常态。另据一位蜜芽内部离开的高管透露,蜜芽高管流失率已高达40%。

  什么导致蜜芽高管先后离职?其中一个说法是CEO刘楠对高管的极度不信任,一些高管本为刘楠包装的蜜芽上市的美好故事而来,而一入职发现原本谈好的期权协议迟迟不签,签完之后期权协议还不给员工,一无所得。另外蜜芽6月的大促业绩也不理想,导致其内部的士气非常低落。蜜芽某供应商透露,去年蜜芽的流量还可以,所以今年加大的投入力度,但今年以来在蜜芽的销售一再下滑,目前连去年同期的一半都不到。而据离职高管透露,蜜芽整个平台目前一天的GMV不过两三百万,还不如去年年上半年的水平,衰落的程度令人咂舌。

  其实不仅是6月份蜜芽的年中大促业绩不理想,不久前蜜芽的一项重要业务“妈米计划”被砍掉。据称蜜芽拿到D轮与此业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蜜芽营销部的员工透露,公司为“妈米计划”费了不少心思,但内部早已放弃了。还有很多线下O2O项目也都无疾而终,导致团队士气大受影响。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其O2O和妈米负责人赵哲的离职与项目流产有关。

  面对业绩下滑、融资无望、人心涣散等种种问题,刘楠没有及时做出正面积极的应对,而是寄希望通过社交视频直播,打造CEO网红形象来粉饰蜜芽积压已久的矛盾,转移投资人的视线。

  其实,人才流失是每一个公司或多或少都会面对的问题,如今,蜜芽的CEO刘楠似乎在为此付出代价。但高管离职仅仅只是蜜芽颓势的冰山一角,蜜芽官方宣传2015年GMV达到26亿人民币,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不小的轰动。但据其投资人泄露的蜜芽E轮融资商业计划书披露其2015年实际GMV仅为16亿人民币,吹水近半。据悉蜜芽E轮融资自D轮融资结束开始筹备,至今无人愿意接盘。融资未果或许才是蜜芽最痛,毕竟,近一年未获融资的蜜芽再得不到的融资助力,恐难挨过资本寒冬。

  

图片2

  图为蜜芽融资商业计划书内2015年度GMV数据

  一次采访中,刘楠谈到,“我的态度是不要做追风少年,而要做吹风少年制造风口。你应该真的很喜欢做这个事,甭管投资人爱不爱投,市场看不看好……”如今,蜜芽的当务之急是先是解决内部矛盾,毕竟内忧不除,外患何解?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