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乐视收购美智能电视巨头Vizio 汽车之后在美布局再次飞跃

来源:东方经济网 时间:2016-07-28 15:58:31

  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现象级生态效应”的乐视集团(LeEco)再次抛出重磅消息。

  美西时间7月26日上午(北京时间27日凌晨),LeEco Global(乐视全球)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主题为“破界 创生态世界”全球发布会,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对外宣布了一项高达20亿美金的收购计划,引发中美甚至全球关注。

  乐视宣布,该公司计划斥资20亿美金收购北美知名液晶电视品牌Vizio及其关联公司Inscape,打造“全屏+全产业链+全球市场”最完整大屏生态。这将是目前全球电视产业史上最大的收购计划,也是继海信拿下夏普北美、TCL拿下三洋墨西哥、创维拿下东芝东南亚商标使用权后,中国企业再次征战海外市场的又一超重量级布局

  “当全国人忙碌于质疑、怀疑和否定的时候,贾跃亭带领乐视又打开了一个中国企业前所未有的格局。”著名媒体人方兴东表示,此次收购Vizio不仅使乐视成为第一家在中美两大市场具备主流号召力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且也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的进程开始由乐视引领!

  收购Vizio落地北美乐视生态引领全球进入ET时代

  2016年是乐视生态全球化元年,以中国香港为桥头堡,乐视逐步进入印度、北美以及俄罗斯和东欧市场。作为乐视生态海外落地的主战区,至此,随着收购Vizio消息的落地,乐视在美国的战略布局已然正式开局,并将加速前进。

  对于此次收购,贾跃亭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是互联网生态时代的颠覆者LeEco与IT时代电视产业的颠覆者Vizio基于理念与愿景一致的前提下所促成。”他称,LeEcoVizio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同时代里的颠覆者原因在于它们都用户价值为核心不断为他们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也正是因为双方在产品、用户、企业价值观念以及产业未来判断上高度一致,才最终促成了本次收购。而收购完成后,LeEco将为Vizio开启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引领其进入ET时代,未来将共同用互联网生态模式为美国乃至全球用户创造生态生活。

  据乐视全球资本高级副总裁郑孝明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LeEco大屏生态全平台将拥有超过2800万台智能电视入口,5000万名日活用户,累计为用户提供110亿小时的播放时长。他强调,未来Vizio的品牌将得以保持,其管理团队及企业文化也将保持不变,继续在位于加州尔湾的总部进行日程管理运营,同时Vizio在北美的客服体系、供应商伙伴也将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为用户提供“软件+硬件+内容+平台+应用”五大核心价值的生态型科技企业,此次收购Vizio后,乐视大屏生态将拥有5000万家庭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大屏入口。

  不难看出,在乐视全球化战略向美国推进过程当中,通过收购Vizio这重磅的第一步,将率先实现抢占通向全美用户的关键“入口”,下一步乐视或将通过其完整的内容体系,把“大屏生态”与“内容生态”在中美全面打通结合,从而开启美国用户的生态消费观,将生态生活逐步渗透,不但让乐视生态找到扎根美国的最佳土壤和路径,有助于其在美国建立一个同样的生态世界。

  事实上,乐视超级电视正式向市场推出不到三年,但连续保持每年100%强劲增长态势,累计销售已超过700万台智能电视,并完成从40吋到120吋电视的全系产品线建设。而Vizio的产品则拥有四大产品系列,不但覆盖从24吋到80吋电视用户需求,其平板电脑生产能力还使得双方在大屏领域之外的屏端实现完美互补让“LeEco+Vizio”达成完美组合。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三年后,乐视大屏生态不仅有望跻身全球TOP 3品牌,通过旗下横跨互联网及云、内容、体育、大屏、手机、汽车以及互联网金融七大子生态的共享生态系统,届时LeEco的手机、汽车、VR、的平板电脑还将覆盖人们所有生活场景,以最“全屏”布局引领全球用户进入屏读时代。

  通过全资收购美国最大电视厂商Vizio为起点,LeEco在美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发达科技、最成熟互联网用户群体以及最强大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将加速实现极具特色和前瞻性的乐视生态落地,向世界证明生态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乐视全球化战略突飞猛进 汽车生态最让贾跃亭激动

  在宣布完乐视对Vizio的全资收购后,贾跃亭接受了众多中国媒体的采访,这是其今年来少有的对媒体最开放的一次访问。在此次专访中,贾跃亭多次强调汽车生态布局之于乐视有着至关重要的分量。在

  媒体问及乐视七个生态如何打分时,贾跃亭“汽车生态肯定是排第一的,无论是从它使命的角度、意义的重大性、这两三年实际的进展来讲,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一切的。由于造车,我们得以有机会站在全球最前沿。”

  的确如此,尽管此次“破界 创生态世界”发布会上并未涉及有关于乐视超级汽车的具体内容,不过,乐视在美国的布局中汽车可谓是重中之重,贾跃亭及乐视全体过去两年来马不停蹄的努力下,乐视在美国的布局,尤其是乐视汽车生态已逐步完备。此外,从较早前贾跃亭“二次访美”的行程及乐视超级汽车的进展来看,乐视汽车生态战略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也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跃进。

  正如贾跃亭在专访中所提到的,乐视汽车的特殊性还在于,乐视汽车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家全球性公司,直接诞生在硅谷。“乐视造车团队是全球最独特的团队,跟传统汽车团队有本质差异。人工智能、IT、互联网与云的部分,跟传统车厂有非常突出的差异。”

  事实上,不管从乐视在全球的布局,还是其在美国的布局来看,乐视超级汽车都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版块的成败,不仅决定着乐视今后十年的荣辱,也是其全球化版图上最为重要的一块。

  

  贾跃亭曾多次强调:“即使乐视造汽车会万劫不复,如果能点燃更多人的梦想,我也义无反顾。”为构建乐视汽车生态,贾跃亭个人更已累计投资近10亿美元。因此在他此前两次“访美”行程中,有关智能汽车的“议程”均被视为重中之重。

  作为乐视品牌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计划之一,乐视“SEE计划”将重新定义汽车工业,并矢志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乐视决心打造一个全球化的互联电动智能共享交通生态系统,实现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社会化,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而“SEE计划”也被视为乐视全球化战略版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

  “LeSEE 的确是目前乐视战略当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和最具使命感的一件事情,因为它解决的不单单是产业问题,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的是地球生态的问题,解决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环境的问题。所以在LeSEE的战略上或者这个子生态上,乐视的投入是没有任何上限的,我们会竭尽全力。就像三年前我们开项目立项会一样,只要能够点燃更多人的梦想,及时万劫不复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在贾跃亭看来,互联网企业有可能会引领汽车产业的变革,而互联网企业当中,生态型的互联网企业更能够引领这次汽车产业的变革,所以从汽车最终的竞争趋势来讲,未来3-5年是汽车行业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而以乐视为代表的“外来者”们,已经在中国,甚至全球汽车产业带动起了互联网公司造车的热潮。

  被视为乐视生态未来最重要一环的乐视超级汽车,不但在硅谷及洛杉矶设立了办公室,还建立起一支来自谷歌、苹果、特斯拉、奔驰、宝马等知名企业的超强研发团队,随着生产、营销、采购、质量控制等各个重要岗位关键人才的陆续加盟,乐视超级汽车在美员工总数亦已经突破1000人。

  此外,今年1月4日,乐视与硅谷电动车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汽车、技术、互联网和云、娱乐内容等方面开展深度共享与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互联智能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同在1月举办的拉斯维加斯CES展上,乐视与FF携手打造的首款超跑概念车FF ZERO1不但成功登上了众多科技和汽车媒体的头条,还在随后的北京车展上完成了其亚洲首秀。随后在4月,FF与LeEco共同建立的“FF & Le Future”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启动。与此同时,FF正式启动其在内华达州的首座互联智能环保制造工厂建设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FF & Le Future”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全球首家汽车主机厂与互联网公司共同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将实行双中心架构,其中研究院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同时将 在中国北京设立远程中心。通过这一横跨东西半球的布局,研究院不但将实现全球协作,更好地协调中美两国的智力资源,还将成为乐视北京总部与美国总部的另一个重要纽带。

  据悉,乐视超级汽车LeSEE概念车拥有100%的自主研发产权,并拥有多达833件含核心技术在内的专利。这不仅使乐视成为首个拥有全球顶级智能电动汽车核心专利的中国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亦因乐视第一次站上了全球汽车技术金字塔的最顶端,引领全球汽车工业潮流。

  目前,乐视超级汽车的工程样车(Beta Car)已进入第四轮测试,量产上市指日可待。根据规划,乐视超级汽车将在2017年推出与阿斯顿马丁的联合开发车型,全球限量3000台-4000台;2018年至2019年将推出大型、中型、城市车型,并将部分车型计划2019年在中国同步生产。

  “三五年后你们会发现整个产业可能发生剧变,会像当年苹果进入手机产业用极短的时间移动互联网袭卷全球一样,未来有可能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电动化袭卷全球、交通互联网袭卷全球、无人驾驶和真正的汽车共享袭卷全球。”贾跃亭称,希望更多人能够真正站在地球生态的角度,站在生态环境的角度,站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来衡量汽车产业未来的变革趋势,甚至衡量乐视造车所带来的社会价值。

  乐视与美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