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是西方的术语,源于两位美国学者威廉·施特劳斯和尼尔·豪在1991年出版的《Generations》一书,其与"垮掉的一代"、"婴儿潮一代"等一起,成为划分美国代际人群的名词。
最初,千禧一代指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生,21世纪初期进入成人期的一代,而在新发布的关于金融科技的报告中,千禧一代被定位为出生在1980-2000年之间的人群,也就是中国所谓的"80后"与"90后"(下文"千禧一代"与"8090后"的概念相同)。
在西方人的研究中,千禧一代的特点包括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他人信任度较低、步入婚姻较晚,虽然出生成长在经济财富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却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职业压力。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负担和压力,一份针对千禧一代工作态度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代人工作努力,普遍接受延迟退休甚至毕生工作。在职场中,他们重视发展空间、晋升机会、技能提升和工作保障,而当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跳槽。该报告还显示,至2020年,千禧一代将占据逾1/3的全球劳动力人口。
除了上述特点,实际上,千禧一代最明显的特征是与电脑同时诞生,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对于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等新颖产品和移动设备,千禧一代非常依赖甚至上瘾。
2015年Redshift Research公司实施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国的"千禧一代"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上网,创造了全球首位的智能手机普及率(97%),而且他们是全球移动社交产品使用最为广泛的人群之一,大大高于其他受访市场内的同类人群。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千禧一代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崛起的重要动力。以互联网金融中的移动支付为例,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已经习惯了用手机支付,出门可以不带钱,但是不能不带手机,似乎成为了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生活习惯。
数据显示,44%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宁愿使用自己的手机来支付,也不愿意用现金来支付;45%的人寻求使用移动支付来与朋友分摊费用;62%的千禧一代乐意将自己的支付信息与使用频繁的商业APP绑定在一起。
对于互联网金融中的另一大主流P2P网络借贷而言,千禧一代人群更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P2P的定位是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对于难以通过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和没有和合适投资渠道的个人理财者来说,P2P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由于年长者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依赖程度不强,对网络产品的使用娴熟性较差,所以P2P的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盈灿咨询《2015-2016年P2P网贷理财报告》数据显示,P2P的投资人群中,26-35岁的80后占比40.81%,其次是36-45岁的70后人群,占比25.06%,90后投资人占比13.83%。
平台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以团贷网为例,其5月份运营报告显示,当月投资人中,39.6%为25-35岁人群,28.8%为35-45岁人群,27.3%为45岁以上人群,18-25岁之间的投资人群仅占4.9%。
其实,这种年龄结构不仅体现在投资人的画像中,在P2P平台的创始人、CEO甚至从业人员中,这种比例同样存在。此外不少平台的员工构成,也主要以80后和90后为主。
尽管早在2014年,出生在1980年到2000年之间的千禧一代的人口数量就已经位居全球榜首。但是,由于受到教育负担、房屋贷款、收入偏低以及社会机构等因素影响,8090后还不是当前金融服务行业的主流消费群体,也就是说,这个群体目前总体的财务状况明显不及上几代人。
但是应该看到,千禧一代(8090后)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中坚,赚钱能力越来越强,财务更加自由。而这代人对互联网的极强粘性和普遍线上理财思维,会很自然的将他们的资金引向互联网金融。
可以预见,当8090后逐渐成为金融消费市场的消费主力,符合他们消费投资习惯的在线支付、P2P等产品必将会成为金融服务行业的主流。
多多贷
成立于2014年,总部雄踞广州CBD中心——珠江新城富力盈凯广场,是全国获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经营范围的企业,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单位及广东热心敬老爱心单位。
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以推动中国信贷行业的市场化、平民化及高效化为目标,努力推动中国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竭诚为中小企业及个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不断为投资人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便捷、收益更高的网络借贷中介信息服务,致力搭建中国用户体验的个人及中小企业的互联网信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