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光线猫眼整合之路不好走 双方要直面对战

来源:东方经济网 时间:2016-06-17 18:14:49

  近日,热闹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飘出缕缕火药味。6月14日,也就是光线传媒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前夕,猫眼电影CEO郑志昊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语出惊人——“在我们今年主导发行的片子中,绝大多数其实都不是光线的片子。有些项目甚至还不排除和光线的项目展开同档期竞争。”。此番讲话与王长田前段时间“光线资源倾斜猫眼电影”的意愿大相径庭。

  而这种同档期之间的竞争也即将变成现实。据郑志昊透露,7月8日上映的《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将由猫眼电影全案宣发,这意味着光线传媒基于厚望的《大鱼海棠》将直面来自猫眼电影的压力,这种左右互搏让人倍感尴尬,也让人分外好奇,手心手背都是肉,王长田是希望《大鱼海棠》创造票房奇迹,还是希望猫眼电影自证独立性的第一战干净利落,有惊艳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控股猫眼的后遗症已逐步显现,资本市场的不买账、股价低迷,媒体持续质疑,所有的这一切背后,真正的问题是光线和猫眼之间始终无法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商业模式,整合始终艰难,原因很简单,双方对于此次合作的理解完全不同。

  郑志昊表示,当前对猫眼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件事情:“长翅膀”、“打地基”、“做积累”,除了强调猫眼要继续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做好服务、贡献价值之外,郑志昊特别强调对当前猫眼最重要的还是“长翅膀”,做好自身能力建设。但郑志昊认为,当前对猫眼而言,上游宣发业务能力提升将是重中之重。

  郑志昊寄希望于能够借助光线的资源,解决产业链上游的问题,然而,这种合作非但没有让猫眼电影提前长出翅膀,反而成为束缚猫眼电影发展的镣铐,首当其冲就是独立性问题。同档期竞争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谁愿意冒风险成为他人的垫脚石,尤其是光线传媒这种极具霸气和冲击力,以杀伐决断著称的公司。因此,电影圈的共识是从此猫眼电影将成为光线传媒的线上售票部,丧失同业信任,至此告别互联网+时代。

  要打破这个判断,郑志昊必须放炮,《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可以作为一个投名状存在,甚至猫眼不惜血本,将《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的宣发做到极致,至此一战成名,打开一番局面。

  对于王长田来说,这不是好事。郑志昊此言一出,直接得罪了大批的光线传媒股民,也让所谓的利好成为笑话,更将王长田逼上绝路——如果《大鱼海棠》达不到预期,舆论必然将其归咎于《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而《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失败,则将引发阴谋论,让猫眼电影验证独立性的第一战成为笑柄,而双双票房达标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问题的根子在王长田。笔者认为,王长田希望玩一次漂亮的资本运作,仅以83亿的估值控股猫眼电影,愉快地抄了王兴的底,然后,利用猫眼电影再来一次融资,估值推到140亿以上,顺便一举解决猫眼电影的现金流问题,直奔上市。

  然而,猫眼电影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猫眼电影月均亏损一亿以上,可怕的烧钱能量在2015年吓怕了无数投资人,最终王兴出手猫眼电影,也可以理解为不堪重负下的一次套现。然而,对于猫眼电影来说,真正的问题并未解决,猫眼电影没有等来自己的金主,光线控股没有一分钱打到猫眼电影账上。这意味着无钱可烧的猫眼电影市场份额仍将下滑,失去第一位置已经是时间问题,没有BAT的庇佑,再融资又谈何容易。

  因此,郑志昊的言论可以视为对光线传媒的一次隔空喊话:再不纳入真金白银,猫眼电影可真的要独立了。

  但是郑志昊或许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光线到底有没有钱给猫眼呢?这种语言冲击的火药味或许只是空炮弹带来的效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