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调查报道称,餐饮外卖网站“饿了么”多个商家出现私自加价的行为,且部分商品比实体店售价贵出1到3元。对此,商家回应称加价实是无奈之举,“饿了么让商家分摊的活动年费用越来越大,不上就要被踢出平台”,商家不堪重负。联系到此前被频频曝光的食品卫生问题,对于刚接盘的阿里巴巴而言,饿了么俨然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对于旗下商户加价行为,饿了么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平台上的产品定价都是商家与饿了么平台商量过的,价格由商家定,平台只做相应约束,加价属市场行为。对此外界认为,饿了么言下之意等于是在承认,其默许商家的加价举动,只要消费者愿意买单。
饿了么的"官方解释"显然令商户们十分愤怒。“现在饿了么让商家分摊的活动年费用越来越大。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直接跟你上活动,商家无法删除也无法更改。如果商家决意不上,就威胁说会踢出平台。感觉这是强权规矩。”据饿了么商家反映,饿了么要求商家强摊活动费用,强制性要求上活动,否则就要关店。并且,饿了么还对商家压帐,乱扣钱等。很显然,因“究竟谁为补贴买单”,饿了么正在与旗下商家陷入“撕逼”的暗流涌动之中。
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饿了么平台此前烧钱太厉害可能已经补贴不起商家,这导致商家只能被迫加价维持。据饿了么近日宣布的日配送订单突破100万的数据来看,饿了么恐难维系烧钱大战。
实际上,和商户的不满比起来,饿了么现在更大的麻烦,在于其令人堪忧的卫生问题而导致的用户不满。微博、微信等公开平台上,关于饿了么餐馆的卫生质量问题投诉比比皆是,饿了么餐馆后厨紧挨公厕、污水横流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就在数周前,央视也刚刚曝光饿了么的合作餐馆存在无证经营、虚假经营、不符合卫生管理条例等多重问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饿了么自己不愿意补贴就纵容商户加价,坑的都是消费者,就更别提饿了么平台上一堆卫生质量堪忧的三无小作坊。但饿了么对这些都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用户量、订单量、增量。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饿了么当前的窘境,业内人士一针见血。
值得关注的是,上周,阿里巴巴宣布12.5亿美元入主饿了么,以期在O2O领域抗衡百度与腾讯。然而,选择内外交困的饿了么,阿里巴巴恐怕是接下了一个更为棘手、麻烦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