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出行市场三国杀 易到用车跨界脑洞大开

来源:慧聪网 时间:2015-12-14 16:01:50

  本报记者 吴燕雨 北京报道

  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新的行业风口。

  据易观智库乐观预测,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政策的推动功不可没。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随后在5月22日,工信部进一步发文对其进行详细解读。考虑到庞大的汽车售后服务,以及正在兴起的车联网,相关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万亿。

  车企和互联网企业相继入场,在市场格局未稳之际,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争做风口里的“飞猪”。

  10月20日,易到用车(以下简称“易到”)获得了乐视超7亿美元战略投资,完成了D轮融资,双方宣布要强势布局汽车共享与社会化运营领域。

  过去一年,易到用车在专车业务的基础上加入搭车业务、与海尔产业金融联合宣布,成立双方的合资公司“海易出行”,宣布进入汽车租赁行业;联合奇瑞、博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易奇泰行,宣布造车计划;推出E-Car计划,成立“易到用车新能源出行联盟”;不久前,易到又公开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硬件“小红点”,进入智能硬件领域等等。

  易到在这一年的多管齐下,看似错综复杂的业务群,实际是为了未来在智能出行领域的长期发展打好根基。

  专车改革

  过去一年,专车领域涌入了大量新的角色,行业爆发增长。从市场角色来看,去年7月,快的推出一号专车业务;8月,滴滴上线专车;今年1月,神州专车在全国上线……

  易到选择了在这一年退出补贴大战。“市场还处在依靠资本市场的财力进行补贴的阶段,这把专车的概念迅速的植入到消费者当中,但也扭曲了大家对专车的理解。”易到用车市场部高级总监胡绪雷解释,“专车并不是5块钱坐宝马,而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供多元化服务,用最靠谱的服务,叫到一辆最适合自己的车,这是易到目前对专车的定义。而价格只是其中一个衡量标准。

  在这样的理念之上,易到推出了“早餐专车”、“阅读专车”等个性化服务,还推出特斯拉等特有车型,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专车服务。试图将A点到B点的位移服务,转化为个性化的出行体验。

  作为先行者,胡绪雷表示,行业后期发展的模式与易到此前的探索大体是相同的,比如行业目前是每单20%-30%的利润点,这与此前易到的数据是一致的,而在这样的盈利模式情况下,长期烧钱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非常重要。

  提供个性化服务,落点在服务商,这是易到在退出补贴大战后所处的阶段。 “从市场刚刚开始,易到就和汽车租赁公司有合作,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议价能力,未来我们会和租赁公司谈价,逐步降低价格,让消费者享受更低的价格”,胡绪雷表示,专车市场的价格是依靠市场杠杆,而不是公关补贴的杠杆。

  脑洞大开:智能出行多样化

  虽然专车业务依然占据易到业务总量的大部分,但新的业务条线将为日后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强势布局奠定基础。

  与乐视的合作是关键的一大步。双方第一步的合作始于乐视新发布的手机,在乐视商城购买乐视乐1s手机的用户,会获得同等值1099元的易到用车的券。

  几天后,基于手机的初期合作,在双十一当天,购买手机,可以享受由易到专车提供的开车送货上门的物流送货服务,达到了一小时送到的速度。

  胡绪雷认为这才是“秒杀”的概念,也是易到与乐视合作期望达到的愿景之一:打造新的物流形式,未来希望在乐视的体系内,将物流达到规模化、可复制化。

  在物流的整个规划里,双方分别进行中的造车计划也参与其中。乐视此前公开的超级汽车计划,在产品推出后,将会有一部分与易到整体的出行生态融合。“易到会帮助乐视完善汽车的闭环生态,未来易到的每辆车也会是个乐视体验厅,是一个可以想象的体验店。”另外,他透露,易到与奇瑞、博泰集团共同完成的造车计划,将推出新能源汽车,并在明年年底前推出产品,这部分车将用于租赁的形式。

  易到还在上半年与海尔合作,成立了“海易出行”,推出“易人易车”计划,即以低首付买下一辆车,并在约定时间内,以专车的形式为平台工作,把贷款还清,在两三年后,这辆车就属于自己。这也是易到在汽车金融领域的首次尝试。

  更多完成孵化的新业务被推出。如去年年底成立的智能行李牌“小红点”,使用这个项目,可以定位行李和其他绑定物品的位置,防止丢失。

  2015年是智能硬件爆发增长的一年,小红点项目成为了易到在智能出行的第一个硬件产品。但胡绪雷透露,易到目前立项的智能硬件项目至少有五个。以小红点为例,通过硬件使用,将增加易到的用户粘性。而在智能硬件领域,易到也会在未来继续加大投入。

  然而易到的发展也有一些很难冲破的阻力,10月10日,交通部发布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两个文件给专车未来的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作为互联网出行平台的重要主体之一,易到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其对于车辆运营资质并没有明确表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