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微信公众号版权授权易疏不易堵

来源:东方经济网 时间:2015-12-08 16:42:41

  近日,一家名为“杭州快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版科技)的版权服务平台,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100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以单篇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的金额要求就此事进行赔偿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笔者了解到,在这些运营公众号的公司所收到的律师函中,快版科技称这些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涉嫌抄袭、侵犯了原作者版权,开庭日期均在12月中旬左右。

  而作为此事被告方的100家公众号也对侵犯原作者版权达成一致认可。不过,对于一篇文章几千甚至上万的赔偿金额,部分运营者却表示不满:按照一篇文章的稿酬,实际赔偿金额如果在300—50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合适的金额“花钱买个教训”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此,杭州快版负责人黄佼蕾认为,此事本身属于事后的行为,律师取证等需要人力物力成本,所以这项费用也不能单纯用稿费去衡量。

  据了解,杭州快版目前定的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的数额为7000元人民币,另有3000元人民币的和解方案。换句话说,假如侵权方在开庭之前成功和解,和解费用为3000元人民币。

  目前看来,赔偿金额是双方无法达成和解的主要原因。但其实,3000元的和解费用已是良心价格;据了解,一旦提起诉讼,所涉及的公证费,诉讼费等成本也在这个价格范围之间。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版权印负责人岳峰认为,互联网现有环境下,版权问题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维权层面,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需求。提倡疏通版权通道,让授权和获权随处可见,才是治理互联网内容侵权洪流的最好办法。

  律师方认为,目前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相关技术、创意、知识的作者、所有者的权利、创作的积极性,还涉及能否保护竞争、保护公平的环境,所以互联网下的版权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业内同行认为,分析那些微信公众平台在未获取授权就转载的根源在于缺少获得正版内容的途径,获权难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其他微信运营平台认为,现在的网络授权模式,基本上还处于点对点、一对一的授权,而互联网时刻在传播海量信息,涉及大量的权利人。原创者和转载者之间缺少一条便捷的授权通道,方便取得授权。

  微信公众平台“生命时报”运营者介绍,针对现下的版权问题,版权印突破了技术上的难题,基于原创者和转载者的需求,实现了版权快速授权服务。“生命时报”通过绑定版权印将作品以99元每篇的价格授权给有转载需求的公众号。此方式操作简单,且能随时随地查看作品转载情况,实现了“所见即所用,所用即授权”。

  可以预见,一旦此类服务得以普及,新媒体平台之间版权纠纷事件必将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互惠互利、共同成长的良性业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