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第一艘邮轮驶入中国,短短8年的发展时间,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邮轮航线的重要始发港和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在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驱动的多重因素下,中国邮轮旅游将迎来大发展阶段。
新金融记者 王钰
政策密集出台
在政策密集出台的推动下,我国邮轮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0月15日上午,在第九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交通部水运局副局长杨华雄正式宣布,交通部已将天津、上海、福建、海南作为我国邮轮运输试点地,鼓励四省市在培育邮轮运输市场、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打造邮轮产业链、强化邮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未来,在一些试点区域,还将推进有条件的试点邮轮公司经营无目的地航线,也就是公海游,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需要。”杨华雄认为。
世界邮轮历史的真正发展要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而邮轮经济和邮轮旅游进入中国,则是近几年的事。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乘坐邮轮出游尚属新生事物。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从2005年的几千人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今年有望突破70万人,2015年预计会突破100万人。2013年全国停泊邮轮约380艘次,同比增长34%,预计全年将完成430艘次,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邮轮经济带上的重要新兴节点,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今年1月,汪洋副总理批示要大力发展邮轮旅游;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的指导意见》;3月马凯副总理批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研究邮轮制造业的发展机遇。
在论坛当天,对产业未来的发展,多部委也都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未来在中国大陆的海岸线上,将形成“一线三点”邮轮母港格局:北部天津、大连港为中心,以韩日、西伯利亚东海岸为主的航线;中部以上海港为代表,以韩日、台港澳为主的航线;南部以厦门、三亚为核心,以东南亚和两岸为主的航线。未来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将不断加大投入,支持中国邮轮旅游产业。
工信部军民结合司推进司副司长曹志恒则对中国进军邮轮制造市场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国家在装备制造业规划、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同时需要对邮轮建造的船型、技术、海域环保要求、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休闲方式作出研究;并与世界先进的邮轮制造企业展开合作,以实船建造项目带动整体技术提升。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李俊杰表示,自今年7月1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正式实施了简化邮轮出入境手续的措施。对外籍邮轮在我国港口间移泊边检查验手续、邮轮外籍船员临时入境许可证签发形式、邮轮旅客边检手续做出了简化和改进,为船员和旅客提供便利,减少滞港时间。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受国家旅游局委托,目前正在编制《中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预计下月出台。
资本竞相布局
不仅是政策层面支持,各路资金对于邮轮的热衷程度也明显提高,邮轮经济效应初步显现。今年,在中国开辟母港航线的邮轮共8艘,预计明年将增加至12艘。国内已经建成上海、天津、厦门、三亚5个国际邮轮码头,其中4个今年开始扩建二期工程建设。此外,国内还有4个城市正在建设邮轮码头,6个城市有计划建设邮轮码头。
近几年,包括招商局集团、中交建、中铁总、中外运长航集团等大型央企都陆续从码头、船队、船厂、服务业等不同方向布局邮轮新兴产业。本土邮轮公司海航邮轮、渤海邮轮从国内消费群体的特征出发,力求在经营模式、发展方向上各有特色。
2月,渤海邮轮购买了“歌诗达旅行者号”邮轮,并将其改造成“中华泰山”号,并于8月份成功实现首航。渤海邮轮总经理展力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运营的首艘邮轮,更多的是为自身积累运营和管理邮轮的经验,并为下一步开拓市场做好准备。渤海邮轮未来还会陆续购入邮轮投入国内市场的运营,未来还将产业链延伸到邮轮建造方面。
此外,不少旅游电商也有试水当船东的欲望和行动。今年9月,携程宣布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签约购入“精致世纪号”邮轮,宣布正式进军邮轮业。
15日论坛当天,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国内设立合资企业,并在中船集团旗下船厂设计建造中国首艘豪华邮轮。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云顶、地中海等国际邮轮集团也表示,未来会加大对中国及亚洲区市场的战略和运营部署。目前,皇家加勒比游轮有限公司已经将其亚太船员培训中心转移至天津,解决国内邮轮服务业人才紧缺的瓶颈。
“前景诱人、潜力巨大”,是与会人士对于行业未来的共识,但对于行业的现状和瓶颈,也并非缺少清醒的认识。
“邮轮经济巨大的效益目前还主要在发达国家。中国的邮轮产业链尚不完整,从材料市场、设计建造到经营管理,还没有我们自主的技术和经验。”谈及行业现状,展力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将出现大大小小的邮轮,船型、设施、产品、价格、服务将趋向多元化,对邮轮旅客的精准定位将成为邮轮公司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中国邮轮旅游将经历由乱到治的痛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