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高学历人员,在10年寒窗苦读之后,换来的并不是高薪,甚至还找不到工作,内心严重失衡,最终采取不法手段来弥补物质上和心理上的落差。
同时,有些单位不适当地强调领导干部的高学历和年轻化,使少数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有问题的人也被委以重任,为他们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却又疏于监督管理。
事实证明,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高学历人员犯罪往往容易被出色的才华所掩盖,具有更大的隐蔽性,犯罪手段更加高明,后果也更加严重。
中纪委、监察部在通报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相关情况时曾指出,去年落马的腐败官员,学历普遍较高,且多半是研究生。
遏制高学历人员犯罪多发的趋势,加强教育、提高修养是关键。有专家指出,针对高学历人员普遍存在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的现象,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加大对高学历人员的法制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法律意识,用法律指导、约束其行为,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有德无才不可用,有才无德更可怕。对于用人单位,应慎重考虑选人用人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坚决克服片面强调年轻、高学历的做法。同时,建立健全考察和监督机制,选好人才,用好人才。
中国问题学专家胡星斗:高学历本应具备更高的修养,包括政治修养,但是现在的学历教育主要是知识的教育,很少有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加上一些求学者也主要是以学历做敲门砖,急功近利,所以根本谈不上提高修养。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郎友兴:人们一般认为,学历高,品德、素质也会高。其实,学历的高低,与道德情操、法律修养的高低,没有直接关联。高学历犯罪人员文化层次高,犯罪手段复杂多样,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因此,不论学历高低,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普及都要一视同仁,选人用人更要“德、能、勤、绩”并重,这样才能使高学历人员真正学有所用。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莫云 唐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