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金融人物>

朱小黄:银行应积极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来源:现代快报 时间:2014-04-30 13:46:48

  中信银行(行情,问诊)行长朱小黄在近期该行举办的“201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银行应该非常认真、积极地看待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不是用抗拒的心态,生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会影响到银行的利益。

  用“合作”拥抱互联网金融

  近来,互联网金融成为媒体绕不开的话题,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和银行之间关于快捷支付的纠纷被不断渲染。对此,朱小黄认为,在银行的支付功能还没有延伸到所有领域时,第三方支付工具存在市场空间。网络上有大量商业交易客户,银行是为大众服务的,必须扮演好社会角色。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朱小黄更多地提到“合作”。他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前途在于互联网、金融和数据的整合。

  因为对互联网金融抱有的开明态度,中信银行在大数据时代选择了顺势而为。2013年中信银行提出了“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战略愿景。经过1年多的探索实践,中信网络银行业务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该行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个人网银客户数共计1031.1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6.28%;移动银行客户数341.8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0.11%;公司电子银行客户数21.5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19%。网络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达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11%。

  前不久,中信银行还分别与腾讯、阿里巴巴合作,计划推出虚拟信用卡业务,但该业务目前被央行暂停。对此朱小黄表示:“非常理解央行对虚拟信用卡等创新工具的应用提出支付安全和功能上的要求。”他认为,央行的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也有助于银行创新和顺利推出新产品。并同时表示,中信银行在推动这两项业务合作的时候并没有忽略确保安全、防范风险。

  “这毕竟涉及到广大客户的根本利益”,朱小黄认为,银行不能草率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而是应该有强大、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数据。在网络上做金融交易不同于网点面对面的沟通,因为虚拟世界是很难把控的,因此不能用一般风控的手段、方法来要求网上交易。

  充分利用大数据防范风险

  就如何防范风险而言,朱小黄进一步表示,首先要依靠大数据的运用。“我们希望商业积累能够用作信用安排的数据,一个客户在淘宝等网络交易中会有很多交易记录,在我们跟银联、腾讯合作时,都同意把这些数据拿出来,看其是否符合我们能够接受的风险底线。假如符合,我们就给予一定的小额贷款;假如有一些信用违约记录出现,我们就控制这类客户的信贷投放。”

  正是基于大数据的运用,2013年中信银行与腾讯合作的网络贷款业务正式上线,并实现首笔在线贷款的成功发放。中信银行与银联合作推出的“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信用进行科学评价并据此发放贷款。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网络贷款累计放款额15.78亿元。

  对于这一系列尝试,朱小黄充满信心。他透露,目前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我们还是有信心、有决心能够继续推动各类网络产品的创新,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知和理解。”(通讯员 程迟)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潘功胜:继续推动金融业对港台开放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