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在宏观的角度、经济的影响,来谈当下的变局,未来的走向,而作为中国国际实友会董事长、一名女性学者型企业家,周子琰女士受邀英国Hitech英雄会的创新创业论坛,与在座英国牛津的学者、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科技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不论链接还是独立,大到国家联合体,小到创业,这是一种常态的选择。脱不脱,并没有对错,关键是脱离之后,重要的是是否能自我突破、有新的思考。 牛津具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英国皇族和学者的摇篮,每年都在向社会输送大批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人才。 如何连接起科技与产业的桥梁,为科技创业搭建桥梁,让旧有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优化现有产业机构,才是我们行业的领军企业、优秀的企业家与世界顶级学府的学子、科技创新实验者实践者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在接受牛津大学英雄会采访的过程中,作为学者型企业家,周子琰女士谈及脱欧的实质是一种破除旧有、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世界是关联的,创新意识, 一个人是否具备“脱欧”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个人的不断的脱颖而出,创造和升华自己。作为创业者,更是需要删除昨日的剧本,走出固定的角色;删除旧的关系,建立新的视角。
以下为周子琰女士接受牛津采访与在场学者互动:
Q1 您认为基于知识产权型的创业团队,那些方面比较重要?
A:精神气场与自身的资源,作为创业者要积累内在与外在,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深化。
Q2:如何评估、认定一个科研项目的市场可投放性? 这样的中介,如何落地与简化?
A2: 我们企业家是不具备完善的科技把握、判断的能力,我们需要有权威的机构进行评估,然后再进行产业孵化。而同样,研发者要自我突破,会有应时而生的机构、个人、组织投身于此,为科研配套设施、中介、转化职能做平台、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Q3:您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体验营销”第一人、您的《创意经济新论》曾很早预示了创意、创新、互联网,您对创业者的建议?
A3:世界进步的原动力是科技创新,我希望更多科技创新型这样的创业者能够贡献出他们的价值,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去,更加切合实际。
团队中、项目中没有完美的个人,局限性可以互相弥补。做到尊重彼此,有分寸与尊重。在情义上进一步,在利益上退一步。往往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Q4: 创业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情怀?
A4: 情怀是要把自己的爱放大,价值放大到足以给予世界能量,
真正的情怀是在遇到创业坎坷时,是否不背叛自己的初衷,有始有终。
情怀是需要具备自我的能量,理性与机智固然很重要,但情怀更是创造价值的原动力。
Q5: 对于向往中国发展的青年企业家建议?
A5: 找对人,找对圈子,才是项目最佳的出口,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创业需要资源,正如万物需要滋养,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市场、商业、人文环境是一种外向的表现,而创业的实质是是否跟着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彼此成为对方的营养,这也是我们最初成立实友私董会的初衷“重情义、办实事”;但价值的认同需要基础,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理念“小圈层、大峰值”,只有高密度的集中力量,只有门当户对,才能棋逢对手。本次我们共有23位伙伴分别来自15个企业的企业家们,他们分别来自茜比精塑服饰、地尔智能马桶、天兰服装尾货、普洱茶王茶叶、仁爱口腔、中邦厨具、孚睿德轨道交通、互联网医疗乐陪诊、综合现代服务天下乐、建筑咨询、天豪生态农业、海涛口腔、绿生生珠宝、卓尔思科贸、睿宏太极养生酒店。
对于牛津等英国科技人才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才,我们更希望的是,能够让这些青年人迅速成长,以科技带动生产力,优化我们中国一些传统产业的内部,我们也愿意给予这些人才施展的空间。
万事开头难,我想此次来牛津的交流,我们的企业家就会思考,会建立联系,会把此次联结的科研成果、新的理念带回去。中英的小圈层率先走动起来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也很期待双方互通有无,让科技更贴近实际,让科研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对此,我们“既来日方长,又指日可待。”
About HITECH:
中英HiTECH创新创业论坛(China-UK HiTECH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Forum,简称CHIEF)是由牛津、剑桥及伦敦几所大学的老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共同创建,是以聚焦高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为目标的平台。论坛旨在“搭建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的桥梁”,加速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产业,为华人学生学者提供交流专业技术和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促进英国创业者与中国企业家和投资商的互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