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首日破发四大反思

来源:创业家 时间:2011-02-26 10:55:52

2007年,博纳影业完成第一轮融资后,我第一次来到华尔街,摸完铜牛后走到了纽交所,看着门口悬挂的美国国旗,暗下决心:“3年,3年我就进去,成为纽交所的座上宾。”看完纽交所,又溜达到了第五广场,闹市街口坐落着纳斯达克。第一感觉“不牛!”门口连国旗都没有。

3年后的2010年12月9日,博纳影业(NASDAQ:BONA)如愿来到了华尔街,敲响的却是纳斯达克的钟。但不管在哪个市场,都是华尔街第一次迎来中国电影人。敲钟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一开始,博纳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不容易成功的路,但最后成功了。

破发四大反思

我很自豪自己能代表中国电影人走向华尔街,但上市当天的破发却让我很难过。上市当天股价跌幅22.6%。破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公司基本面很好,没道理!

博纳最终融资近1亿美元,在2010年赴美上市的42家企业中,这已是一笔较大的数额,超过这一数额的只有优酷、当当等几家。

这段时间我也在反思,现在基本上总结出四大原因。破发首先要找投行,博纳此次上市的承销商是美林及摩根大通,这是两家颇为相似的投行,资源、能力都很相近,这也就意味着,博纳首先就浪费了一家投行的机会,如果选择两家互补、匹配的投行,给博纳带来的资源会更丰富,约见的基金也更有价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麦考林。红杉资本在麦考林中处于大股东地位,在博纳中红杉资本是小股东。2010年10月,和沈南鹏(微博)一起吃饭时,当时乡村基和蓝汛的股价(也是红杉投资,2010年下半年上市)表现很好,沈南鹏感叹道,博纳12月份才上,有些晚了,他担心11月可能会出现害群之马。果不其然,麦考林财报一出,股价立刻下跌40%。博纳破发第二天,红杉投资的另一家公司斯凯网络破发,当日暴跌25%。

三是分股不当。投资人各有利益诉求,谁都一堆意见,我们也没经验,无法平衡各种利益。首日上市开盘前5个小时,博纳还在忙于和机构的最后谈判,头天当当及优酷的大涨也让机构们对博纳抱有很高的期望,总共涌来30家投资商。1170万股ADS,如何分?最初的方案是8家长线基金持有其中的40%,剩下60%分给另外20多家。然而到了最后,还缺40万股不够分,没办法又从前面的8家每家减了5万股。

第二天开盘,一些皇亲国戚股很快带头就跑了,把没分多少的对冲基金也给带跑了。当天交手量很大,等于全转手了,我的那些亲友股都没走,都被套住了。这也给我上了一课。如果再能创办一家公司上市,一定要注意分股问题,让真正有意长期持有的人分到股票。纳斯达克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曾提醒过我 “分股票的事一定要问,投资人和你的利益不一样,一定要知道为什么给他股票。他是真的看好你公司想长期持有,还是想赚一笔就跑?长期持有的要多分”。然而,在来自各方有关上市的数百条意见里,这一条很快便被抛之脑后。

在这点上,博纳应该向优酷学习。早在8月,优酷就在投行的安排下,先行约见了一批基金公司,进行初次沟通,听取各方意见。之后路演,又进行了第二次沟通。20家基金,认购了其中的80%,长期持有。尽管优酷当下还没有利润,但股价一路坚挺。

四是2010年中国有42家公司赴美上市,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到了年底,投行很浮躁,就像闯关一样都想赶紧过。尤其是麦考林事件之后,投行们都有恐惧心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通道就关了,中国公司就瞎了,所以只要能上就完了,技术性也都不讲了。对于投行来说破发不重要,上了就能拿7%固定的收入。但对公司,破发始终是一个名誉的损害。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