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次华东大面积的雾霾与之前的京津冀地区有何区别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向腾讯财经解释称,具体看来,长三角周边更多为化工、水泥等企业,其工业废气组成更为复杂。
曾经参与京津冀地区PM2.5项目调研的绿色和平组织项目部主任黄玮上周正好在上海周边进行PM2.5项目的调研,其告诉腾讯财经外高桥工业园区以及闵行工业园区等上海周边确实存在不少的化工厂,且其所见还在运行,上海雾霾最严重的周末(7日和8日)仍可见滚滚废气从烟囱冒出。
当 然,问题的复杂性从来不是延缓解决方案的借口。在历经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恐慌后,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止行动计划》,涉及包括京津冀、长三角 和珠三角在内的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项目 等。接着,环保部也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随即地区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PM2.5的治理绝非易事。作为长跑计划的雾霾治理行动的速度或许没有跑过雾霾恐慌的速度。夏光向腾讯财经解释称,这样的长期计划要先布局,再行动,最后是对企业发力。
尽管针对PM2.5的燃煤排放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但毫不意外的是,火电行业应该是环保的“被先行者”。按照中国现有的环保标准,即便是能够达标的火电厂废气净化设施,仍然难以有效过滤掉体积更小的PM2.5。
夏光补充称,现今仍处于最初的布局阶段,虽然京津冀等地已有部分火电和钢铁企业进入了试点,但是范围有限,对于一些产业而言,甚至连标准都还没有做好。“快不来,中间有很多问题。”
业内人士对腾讯财经解释称,速度慢不难理解,大多数污染大户同时也是当地GDP大户,短期内要对这些大户动刀子形同革了当地财政的命根子。
类比国外相关案例,上个世纪四五十年,无论是代洛杉矶雾霾爆还是伦敦雾霾事件,最后都是在政府和企业合力后,达成协议,最后以《清洁空气法》等法案的形式完成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