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要让农民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来源:新浪 时间:2013-12-10 11:56:39

  文/文贯中

  在城镇化进行的过程中,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主要来源。国家一系列土地政策使房价越来越高,农民融入城市的希望则越来越远。如果继续任由城市成为权贵和各类精英的乐园,排斥农民平等而有尊严地融入城市。那么继续推进中国城市化,后果严重,难以为继。

 

  

“井下人”近期引起热议,没有住房,不想回家等理由让他们在北京甘愿居于井下。很多地方已经封井,“井下人”被送往救助站,但是他们的住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井下人”近期引起热议,没有住房,不想回家等理由让他们在北京甘愿居于井下。很多地方已经封井,“井下人”被送往救助站,但是他们的住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城市化是中国走出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本社会之希望所在,而这条道路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进行中的城市化除了必要的土地来源,还要有人口来源。中国仍有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或户口在农村。要将城市化水平从现在的水平提高到今后的70%-80%,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必定出自农村。

  可是,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注定他们在进入城市时,首先构成城市的低层。如果要真正融入城市,自然需要一片租得起,或买得起的家园。然而,政府目前的土地征用政策,土地转让金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户口政策,不承认农民拥有的土地应该和国有土地同市同价,不承认农民应该和城市居民一样有平等的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不承认他们有在城市中定居的权利。这些政策使房价越来越高,农民融入城市的希望则越来越远。

  记得芝加哥大学的名教授贝克讲过,一个城市的各种房屋的比例应该反映这个城市各阶层的收入结构。目前中国的房价和房型远远偏离了城市的中下阶层和来自农村的新移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城市中上收入的居住面积和房型则远远超越了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这样的事实让城市的中下阶层和来自农村的新移民在城市根本无法定居下来。

  建筑陈旧,街道狭小,住房紧张,甚至贫民窟也是纽约这种国际都市的问题。但是美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因为这种城市化是可持续的,有内在活力的。

  中国的许多城市确实有其光鲜、摩登、气派、壮观的一面。可是在中国这样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上,按目前的模式继续推进中国城市化,后果严重,难以为继。

  这种城市化,正日益蜕变为城市特权阶层排他性的自我现代化--在廉价剥夺农民土地及其价值,使城市成为权贵和各类精英的乐园的同时,排斥农民平等而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基于我在美国的芝加哥、纽约,和美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康涅狄格的长期观察和生活经验来说。在像美国这样土地私有、主要由市场机制引导城市化的国家里,每一个城市的房屋市场必须,也必然会反映该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

  所以,城市中有豪华的公寓、连栋屋,城郊有花园洋房,但更多的是中下阶层租得起或买得起的一般楼盘,才能使各种层次的居民在城市中都各得其所。

  如果要推动良性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城市的房价必须降下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增加城市用地的供应。如果农民拥有地权,能够根据土地市场的信号,逐渐增加土地的供应,便能抑制城市地价的人为上升,对开发商的囤积居奇也是釜底抽薪的有力对策

  所以,站在农民和城市中下阶层的立场上,政府应该欢迎“小产权房”的及时出现,多少缓和了城市住房价格飞涨引起的社会矛盾。至于“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过大的差价,可以通过征收合理的土地交易税和土地增值税加以调节。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 )

作者:文贯中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