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果汁生产企业的严格检查期基本上是跟随榨季安排。小张表示在非榨季的时候,工厂的出入检查相对不是十分严格,那个时候要带个人进出厂区会较为容易。
随后,记者也曾经通过正常途径试图要求参观企业,但也被以包括企业机密等理由婉拒。
每天有几十甚至上百名类似小张这样的运送水果的司机从果汁厂进进出出,他们在这些严格的果汁场内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情形呢?对于做了多年水果购销生意的老陈来说,这再熟悉不过了。
他告诉记者,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工厂的司机,厂区里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指引运送“瞎水果”的卡车开往指定的卸货地点——果槽。
运送“瞎水果”的货车将车子停好之后,果汁厂内有专门的装卸工,将水果都倾倒在十米见方左右的果槽中。
老陈指出,每家果汁企业都有类似的大果槽,只是数量有所不同。这些“瞎果”在全部倒入果槽的同时,果槽周围会有几道可能含有消毒杀菌成分的清洁水对果槽内部的水果进行冲洗,水果腐烂的部分在这个环节可能就被冲掉。
随后,经过了一道冲洗的水果,便经由一个有着喷水装置的输送带就直接进入榨机。
至于如何储藏,老陈坦言这种“瞎果”根本谈不上储藏。“如果再放个几天这些‘瞎果’就烂得更厉害了,所以基本上都是运送过去经过上述几道处理之后就直接上流水线。”
“所以我们周围知道这个情况的,现在基本上都不喝果汁了。”说着老陈端起刚刚泡好的茶喝了起来。
果汁流向哪里?
目前市面上热销的冰糖雪梨等以梨汁为卖点的果汁饮料,有部分就是由砀山海升所提供
“欢乐幸福年,健康喝汇源。”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但是,同徐州丰县的老陈一样,在汇源砀山和平邑两个分厂所在的当地居民,现在基本上很少或是干脆不喝果汁厂生产的果汁了。
这些果汁最终流向了国内外其他的地区。
记者翻阅汇源2012年年报发现,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在目前国内果汁饮料市场,汇源在100%浓度果汁和中高浓度果蔬汁中,市场份额分别占54.2%和44.1%,均位列第一,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明显。
经过多年的开拓,汇源果汁旗下包括百分百果汁、果肉系列果汁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与此同时,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已经成为汇源果汁产品的销售地。不仅仅是果汁饮料,汇源生产的浓缩果汁、果浆系列也成为公司出口的重要产品,其中欧美为出口浓缩果汁的主要市场。
而于2005年11月4日以红筹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00359.HK),也是陕西第一家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中国海升旗下的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浓缩苹果汁、浓缩梨汁和苹果香精三大产品的全球最大供应商,并且还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卡夫、雀巢等国际主要知名品牌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关系,长期、稳定地为这些国际一线品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热销的冰糖雪梨等以梨汁为卖点的果汁饮料,有部分就是由海升所提供的,而砀山海升占到其中的相当部分。
而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早在2003年4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浓缩果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主要生产浓缩果汁、果浆、果干、香精和果胶等产品。
据了解,目前公司90%以上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市场,与多家世界知名食品及饮料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就看到和了解到的运送水果的车上出现品质不好的水果等情况,记者致电汇源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果农的搬运和挤压等情况,水果破损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不是说农民故意将不好的水果给我们,公司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这些要求也会对果农进行传达。”
针对司机们所描述的收购的环节,上述人士指出:“这些司机不懂我们的技术,工厂不对外参观,所以一些甄选环节他们肯定也不能看到。汇源收购水果进长后,经过称重,清洗,分拣,过滤,杀菌,冷破碎,压榨等多项工艺技术和工作流程处理,最终进入生产线,是没有质量问题的水果。”
“收购之后会有几道工序,我们会抽查例如农药残留等情况,同时我们的标准也要高于国标,如果不合格的将退回不收。”她说。
与此同时汇源方面表示,中国是一个水果大国,卖果难是数亿果农面临的现状,水果一旦成熟,不及时采摘、科学低温储存就会变质、氧化。在果园周围建立更多气调库,帮助农民科学储存鲜果,是解决卖果难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汇源在原料采购方面具有标准流程管控,汇源有自己的气调库储存,汇源的产品符合国际最严格的出口标准。
安德利总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旗下的工厂都是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操作,并不会出现记者发现的情况。
截至发稿,记者尚未联系上海升方面。
果汁到底健不健康?
打开电视,会随时看到有关喝果汁健康的广告。但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如广告所宣传的那样健康的果汁和果汁饮料,一直没有权威的说法。
事实上,本报记者调查了解,由于工业化生产果汁和果汁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生产所使用的水果原料并不是最好的,有的企业使用的多是相对差的水果加工果汁及饮料。
相较于果汁生产商所玩的喝果汁“健康”概念,营养专家给出的答案则是比较谨慎。营养专家、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纯果汁及果汁饮料不赞成多喝,因为纯果汁本身糖分高,果汁饮料里面还要添加糖,如果要喝,建议喝纯果汁而不是果汁饮料,即使是纯果汁每天也不能超过一杯。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孙树侠表示,果汁是个好饮料,不好的方面就是糖分高,不主张多喝,尤其是小孩子。
而且营养专家都表示,过多饮用果汁有促进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发展,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均年果汁消费量为1000克,仅是欧盟的1/40,不到美国的1/20,巨大的需求空间,让商家仍在尽力炒作果汁健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