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郭台铭之困

来源:南都周刊 时间:2010-06-08 13:24:14

郭台铭之困

2010年5月26日,郭台铭现身深圳龙华园区,带着海内外200多名记者参观厂区。他在员工康复中心接受媒体提问时,脸上被投影仪映上了文字。

闪烁的镜头前,郭台铭频频抹汗,即便是在空调开足的会议室。

时近盛夏,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将迎来他的甲子之寿。然而,公司半年间频发事件,却令他如陷寒冬。

5月26日,此前一直隐默的郭台铭终于亮相,打开被外媒喻为“紫禁城”的庞大工业园区——带领200多名中外记者巡游富士康厂区。面对无边舆论压力,他依然力守鸿海精密生产模式的价值底线。

“我非常沉痛,我五年(前)失去了糟糠之妻,后来又失去一手带大的弟弟。两个人都是我亲手抱进棺材的,(我)对人生其实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郭极为动情。

他多次向传媒鞠躬。镜头呈现的,是虎落平原、英雄末路的印象。

在外界眼中,他被视作鸿海帝国的“王者”。关于他的那本经典书籍“虎与狐”,摆放在员工书柜的现眼处,书名寓意成大事者须同时拥有狐狸的灵活,和老虎的气震山河威势,才有可能在残酷丛林中生存下来。

连日奔波,他已是眼睛黑肿,疲惫不堪。

彼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正率团访问台湾,郭台铭几乎全程陪同。郭5月25日听到新的事件消息后,26日上午直飞深圳厂区,当晚又赶回台湾,参与代表团晚宴,一日间穿梭两岸。

“郭台铭的成绩,我很佩服。”香港首富李嘉诚对媒体说,“亲自到龙华厂了解事件,说明事情,有仁有信,我更加佩服。”

面对舆论示之以哀,面对友人示之以信。至此,郭台铭赢得了体谅。据了解,浙江省6月初将派团赴台参加“浙台经贸论坛”,涉及富士康在浙江嘉善的项目扩建;广西自治区计划7月中派团访台,南宁富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30亿美元投资项目为其中重要议题;广东省预计8月份也会遣团访台,涉富士康在深布局调整。

“事件产生很多不确定性,多方都在向郭台铭发力。”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前台湾“经建会主委”陈添枝提请记者留意,除了这些,郭尚获得另外两个方面的援手:苹果公司宣布,拟对其在富士康代工的相关产品进行直接补贴,帮助富士康走出舆论困境;台湾方面则称,鸿海集团在台北、高雄两地科技园区各项审批已告落实,郭台铭更被指为台湾科技复兴的领军人物。

如何带领鸿海帝国走出产业困境,郭台铭面临或将推演成一个标志事件的关口。

再造帝国

“刘书记以国士待我,我也不能过于计较。”郭台铭说。知情人士透露,25日,尚有两个重要细化条款有待斟酌,26日晚,郭毫无保留地签署了所有条款。

富士康和四川的签约,内容是:启动富士康成都项目,将东部电脑组装分流部分到西部;二是运作“万马奔腾”项目,建立成都物流区。

“四川领导给了我们启发。”郭台铭说,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需要家的温暖,企业很难两全,因此,他接受了四川的建议,“通过西迁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解决这个两难。”

郭台铭说,目前鸿海集团在全球有90万员工,大陆富士康员工82万,在深圳有45万,其中仅龙华一个产业区,就有20万员工,如果员工自由、婚嫁感情都由公司都包办,“不就回到五十年代了吗?”

在他看来,这是业务成本之外的另一种成本——人伦成本,伦理问题不能纠缠于伦理逻辑,他的解决之道是将人伦成本物化、计量化,采用“可以操作的技术方法”。

郭台铭尤其担心回到类似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就CMMSS精密管理模式而言,郭强调,他的模式,几乎网罗全部高科技制品,苹果的iPod、iPhone、Sony的PS3、英特尔的晶片等新式科技产业制品,大多是富士康制品,在主机板、笔记型电脑、LCD荧幕、PDA方面,鸿海居全球产量第一位。

面对争议,郭台铭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务实一面。在台湾出生成长,深受“全民皆兵”的文化影响,他强悍、干练;祖籍山西,身上有着晋人行事特有的风格,精细、算计。“魔鬼都藏在细节里”,他对企业的治理之道由此可见一斑。

曾经的规模化分工制造模式,对员工而言,无疑缺乏释放和晋升空间。如今,他的办法是,将厂内制造链条的员工,部分释放到厂外销售链条,鼓励工龄5年以上的员工回乡创业,公司无偿提供数十万元启动资金,不要求占有股份,只要求销售产品从公司进货,并冠以“万马奔腾”连锁店名。据了解,目前已有6600多名富士康员工申请回乡创业,其中1/3为川渝员工。

而对舆论聚焦的工资问题,则将大陆员工加幅两成二,基本工资由900元调高至1100 元,不日即实施。按照花旗银行估测,此次加薪可能会使鸿海每季度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约8400万美元,减少10%-12%的经营利润;另外,富士康亦计划限制接订单数量,并考量将现有的两班制调整为三班制。

如果这一切做完,大陆成本已迫近半自动流程项目。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上,郭台铭说,鸿海目前在台湾的工厂自动化、无人化,有机械人,可以不要作业员,可以关灯生产,已经有了两年的运作经验。这种无人化的工厂,可以搬到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郭台铭“虎与狐”另一面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