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对话“猛人”阚治东:我很顽强

来源:理财周报 时间:2009-12-21 12:13:07
阚治东手边一只白色的陶瓷水杯上清晰地印着“张松妹”三个字。当记者问起,阚治东眼睛微闭轻轻一笑,用手轻轻抚摸着杯子:“她来办公室,看这里没有杯子,就把她单位发的杯子带过来了。”

  张松妹是他的妻子,2006年阚治东入狱后被禁止探视,张松妹用他在上海和深圳一批朋友的名字给他汇款,借此来传达朋友们对他的安慰。

  话题从他的自传与家人开始。

  我和他们的历史

  我书中有很多人名,这也是他们的历史,我就想这20年如果我不把它写下来,慢慢地没人写就忘了,以后这段历史就成了众说纷纭的历史了。

  理财周报:你自传的开篇是1987年离开家赴东京学习证券,但当时你母亲已身患癌症晚期,不久去世。这件事可能对你的人生影响很大,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吗?

  阚治东:那个时代团中央组织大家出国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像现在。我母亲含泪坚持让我走,我不能辜负她。我们每个人走过一段路后,有些人会说早知道我就不干这个了,早知道就那样了。好多人跟我说,早知道你就不应该离开上海,不应该到深圳去,到了深圳你不应该到南方证券去,而应该到银联当执行总裁去。

  所以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如果一步后悔,会永远后悔,走别的路你就不会后悔了吗?我觉得一个男人做一个事情就应该坚定不移了,不能犹豫不决,而是把它做好。

  理财周报: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

  阚治东:我们现在应该先立法再做事情,当年是先做。但这个现在也有难度,总之要谨慎。另外你可以看到我书中有很多人名,这也是他们的历史,我就想这20年如果我不把它写下来,慢慢地没人写就忘了,以后这段历史就成了众说纷纭的历史了。

  理财周报:你怎么评价你这20年?

  阚治东:首先这20年是我个人的一个经历,我不算成功者,也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所以我认为这20年是我个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而已。我也没认为我这20年完了就不干活了,我自己还是好想做做的,或许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我还会有另外的总结。

  理财周报:有人认为你是“证券猛人”,有人说你是“赚钱机器”,你自己觉得呢?

  阚治东:说“猛人”有问题,只是我们对新业务接受比较快,我们觉得新业务对社会有好处,于是就拼命去做,但是不等于我们蛮干。

  理财周报:你觉得你的遭遇是时代的问题?还是个人性格问题呢?

  阚治东:严格说来两个都有,如果说和个人性格没有关系,人家做这个过得太太平平的人也有,到今天不也挺好。如果说没有时代问题,当初证券公司当正职的,几乎十个人最后都被迫离开了。

  最早成立的一批证券公司,申银的我、万国管金生、海通汤仁荣都是被迫离开,深圳证券的廖熙文最后回老家去了。后来成立的南方、华夏、国泰,也都是这样,邵淳是因为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审了起码18年,国泰君安也一样。再排除,过去比较活跃的九个区域性的证券公司,福建大鹏的徐卫国,浙江证券的李训,江苏证券的鲍志强,湖北证券的陈浩武,都是如此。

  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能说有个性的问题,也有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第一个过河,“吧嗒”一声你就栽下去了,后面就知道这里有坑。

  理财周报:这些人中你相对来说结果还算好,有人说你做事情没有私心,所以能平安出来。这是你和其他几个判刑的人的区别吗?

  阚治东:实际上涉及司法部门的事情都要谨慎,我今天说他们判错了,司法部门肯定要说老阚你怎么这样说话呢。但我们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一直说个人道德品质有问题,贪污受贿的话社会不容我们朋友间也不容,这是做人的职业底线,这些人我们根本不同情,我们同情那些根本没意识到的。

上海滩岁月

  两个小孩(上海和深圳)斗得太厉害了,后来家长看不下去了,觉得应该教训一下。

  理财周报:1996年,申银万国合并,是你最辉煌的时刻吧?

  阚治东: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合并。但那次合并确实我主导的,作为中国证券业第一例并购案,当时工商银行还不同意,我冒了很大的风险。而且我强调是平等合并,还不敢说是收购。

  理财周报:你对现在的申银万国怎么看?

  阚治东:他们做得不错。

  理财周报:如果你一直是申万的总裁,现在该上市了吧?

  阚治东:那是一定的,我当时做申银,凡事都争第一,如果我在,应该轮不上中信。

  理财周报:1997年,中央调查组两次来人调查陆家嘴坐庄事件,有人说你当时没什么问题,是欲加之罪。

  阚治东:我们不说这些话,只能说两个小孩(上海和深圳)斗得太厉害了,后来家长看不下去了,觉得应该教训一下,对不对,只能这样解释。

  理财周报:当时有人提醒你不要一个人硬扛下来,而且暗示申万买陆家嘴的时候你不在上海,你为何要承担全部责任呢?

  阚治东:我自己分析,当时把问题说得比较严重,连《人民日报》都发表评论员文章了,那这个问题最后总要有个结果。必须有人站出来,不是我,就是别人。1997年,张国庆原本也要和我一起受处分,还有广发证券的马庆泉被推出来受处分,但老马现在挺好,做广发基金的董事长。张国庆躲过了1997年,后来还是查出问题了。这又怎么说呢?

  理财周报:说说你对张国庆的看法吧。

  阚治东:国庆最后是以虚假注资案起诉的,事实上就是君安想逐渐管理层持股。但是证券公司资产都比较大,就是哪怕当时大鹏、君安五六亿,职工管理层要持股20%,也要投一个亿,当时证券公司职工、管理层哪有一个亿啊。他们是想做了,然后逐渐盈利之后再填补回来,按照今天这个做法,干股的概念就是用盈利逐年弥补,当时做这个事情就成了虚假注资了。

  理财周报:管金生呢?

  阚治东:他很要强,和我斗得厉害。有一次我们俩争上海交易所的副理事长,那是第一届唯一的一个副理事长,老管很在意,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我开始没有什么兴趣,但公司的兄弟们不干啊,非要我上,我后来无奈轻度参与了一下。结果还是我坐上副理事长位子。

  但老管的人品,我是不怀疑的。我后来了解到他案子的一些细节,人家劝他炒股票,他说不行;劝他在香港多给自己发点工资,他说要违纪。但他的案子有多大呢,你可以判断。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