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丰台区城管大队新闻发言人介绍,之所以先拆王先生家的违建,是因为他们调查发现:在这个小区,王先生家的违建现象最为严重和突出,“开始强拆的话,总得先从最大的开始。”这位发言人表示,在强拆王先生家违建当日,他们已在小区发出通告,责令存在违法建筑的业主自行拆除违建,否则都有可能面临强拆。“我们希望,各家业主能够尽量积极响应通告,自行拆除违建部分,这样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也能有效降低执法成本”,这位发言人说,“一旦强拆,虽然费用暂由政府垫付,但归根结底还得违建业主予以承担。”
结局还是个谜
一个春节过去,北京国际花园恢复平静。除已强制拆除的王先生家违建,其他50多户违建一如既往。其中一户业主家的三层违建已经封顶,还未进行装修。面对记者,小区居民三缄其口,已不愿继续谈论已经发生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事。
高之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怀书介绍,根据他获悉的消息,再过几天,新一轮拆违工作又将展开。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家?丰台区城管大队表示,还没有做出具体决定。据小区业主们透露,在该小区,位列第二的违建是一位知名演艺人士的私建别墅,总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中式庭院”排名第三。
据丰台区城管大队介绍,不光北京国际花园,全国各个别墅区内私建自建现象都已呈蔓延趋势;在部分省市,甚至出现部分业主购房后立即推倒重修现象。“12·3”拆违之后,北京媒体调查显示,同类现象在当地其它许多别墅区也相当普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现行体制有关,“既然超过1/4的业主选择了违法自建搭建,表明市场存在需求,那么为何不能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放开自建房的口子?”“问题是,城镇居民刚刚被行政命令禁止购买小产权房,更遑论拥有自建房的法律权利。”中国土地勘探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担忧。“在国家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我们只能按照现行的法规依法作为”,丰台区城管大队表示,尽管对王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只能依法拆除。
但,即便国家政策法规有望破冰,王先生已经享受不到这项福祉。在各家媒体竞相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时,他正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花费千万多元巨资,总不至于是为了买块废墟吧?”为重建房屋,王先生开始奔走于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但是,作为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个人,他是否拥有建房的权利?原先的开发商有这个权利,但在完成开发与销售后,开发商早已撤出,小区交由物业管理,他们是否愿意帮王先生?即便他们愿意,王先生如何向其支付相关开发费用?从12月3日之后,直到今天,王先生一家一直饱受这些问题困扰。未来将会怎样?尚没有任何部门给他们一个答复。
本报记者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