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品牌下降四成
GFK报告显示,2016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TOP10品牌份额已超过85%,市场高集中度态势下,活跃品牌(即有新品上市)数量大幅缩减,上半年活跃品牌数量121个,同比下降近40%,手机市场洗牌进一步加速。
面对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洗牌情况,近日也有不少手机“大佬”也放出豪言。
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绝大部分中国手机企业都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淘汰。
“眼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这已不仅是产品技术专利,而且是渠道资源的竞争。”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在金立M6/M6 Plus发布会上则对记者表示,未来中国手机厂商只有6至8家能够生存,若想在这激烈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差异化是不变的策略。
“走品牌路线是行业必然的路线。如果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品牌路线的脚跟,世界市场会更难。”刘立荣称。
GFK认为,下半年消费升级+智能手机替换主导着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价值转型”时代,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特别是单一主攻线上渠道的品牌则遭受挑战。
也就是说,在线渠道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市场结构存在产品价格结构低、生命周期短、集中度高等特点,与消费升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价值转型将成为在线渠道再次增长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少过去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品牌也开始意识到这点。360手机负责人周鸿祎对记者表示,目前360也在布局线下渠道,比如和省的代理商成立合资公司,在国代方面也寻求更多的合作。
“2000元以上的手机,线上更多是样板作用,很难卖得动。”周鸿祎在N4S发布会上表示,360手机将启动全渠道合作模式。“原来过度迷信线上,把价格打到最低,认为就无往不利了,现在再去模仿OPPO等(做线下)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跟线下渠道的厂商做合作,线上线下一定是协同的。”周鸿祎说。
此外,对于下半年国产手机的机会,GFK认为,定制化的产品体验仍将成为核心。“上半年聚焦于老人、健康、学生学习等精分市场(细分市场进一步精细化)的手机集中上市,加上之前主打美颜、旅游等市场的品牌手机,精分市场仍有潜力可挖。”该机构分析师说。(第一财经 李娜 实习生麦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