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态势日趋旺盛的态势下,纪录电影正在积极探索商业电影的模式。
以邓小平访美的传奇经历为内容的《旋风九日》已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而这是国内首部商业纪录电影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破局。
“这是电影产业上完全的创新,是制片产业链上的突破。”日前,由傅红星执导的中国首部商业纪录电影《旋风九日》的制片人吕木子这样表示。
相对于尚不完善的中国电影市场,美国则拥有更为成熟的电影市场和产业体系,为商业纪录电影这一特殊类型的成长提供了沃土。
《华氏911》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商业性纪录片,仅在美国本土就超过1亿美元票房,也是政治性题材。而《旋风九日》以邓小平访美九日为蓝本,同样是政治题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政治上无争议,同时又富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历史人物邓小平、吉米.卡特、亨利.基辛格等又具有大众化、全民性的基础。
业内专家对中国拥有自己的商业纪录电影的一直抱有美好期许。
“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还不够多元化,类型题材也远远不够丰富,要更多像《旋风九日》这样敢为人先的新类型电影来填补市场空白。”
据悉,该片于2013年9月正式立项,影片的投资方全是民资。该片的导演傅红星专门辞去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职务,以一个大学教授的身份走进这段历史。政治历史题材势必会受到天花板的限制,如何在自由的艺术和天花板的限制中找寻一种平衡,这是创作的突破点,同时也是电影作为商品的一大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