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已经对微软的转移定价的做法以及其子公司间的价格和销售数据的财务记账方式进行审查。因为这种做法往往能够时跨国公司将其利润转移至税率低的国家,从而减少该公司应缴的税额。因此转移定价一直是缴纳所得税问题的一个软肋。
美国的各大企业往往都会通过合法的手段将账面利润计入到设在海外税率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子公司,从而避免公司需要按照美国企业的高达35%税率标准来缴税。
但是随着美国承担着高失业率和巨大预算赤字的问题,不断有相关人士在游说华盛顿政府修改其税收法案,设立一套简便易行的税收体系,并降低企业税率同时修补税收法律的漏洞。目前奥巴马政府正在向各大企业施压,希望通过降低税率来让这些企业将计入海外的利润转移回美国本土,并借此来促进本土的投资和就业。
审计影响财报结算
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于本周四表示,截至2011年6月底,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中累计收益已经达到了448亿美元,这些收益被用于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市场进行再投资活动,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已经达到了142亿美元。
该递延所得税数额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增长,因为截至2010年年底,微软在海外的永久性投资仅为295亿美元,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也只有92亿美元
微软并没有披露如何展开海外投资以及获取回报的具体过程,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微软诸如购买办公设备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发现一些端倪。这些藏匿在海外的大宗现金不仅仅使得公司免于上缴大笔的收益汇回税(repatriation tax),而且同时也制约了该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在美国进行投资或者向股东支付股利的能力。
微软在周四发布的文件中表示,IRS曾对微软2004到2006税务年的税务状况进行了审查,并在之后发表过一份《收入代理报告》(Revenue Agent’s Report, RAR),但是微软曾要求IRS对报告中的几项表述进行更改。
虽然并没有透露该RAR的细节,但微软还是表示,他们还是会配合IRS就该公司2007到2010纳税年度的税务状况进行进一步审查。
微软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我们无法认可RAR中的提出的调整,我们已经对此提出了抗议并开始进入了行政申诉流程。该报告中的调整主要针对转移定价手段,而一旦相关流程出现问题,恐将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财报结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信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相关机构的审查。”
IRS对微软2004年到2006年的审查在上个季度告一段落,结果对微软十分有利,最终微软从IRS获得了共4.61亿美元的一次性退税。
深谙避税之道
专家称微软深谙避税之道,而且该公司本身已经承认自己会通过海外低税率的国家来压低公司的税负。
微软表示该公司在本财季税率较低“主要归结于该公司将更高比例的收益计入到了税收幅度较低的海外子公司,其中包括爱尔兰、新加坡和波多黎各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微软并未公开如何进行这些避税操作的细节内容。美国企业无需单独披露海外子公司的利润,因此就很难通过财报来了解它们通过这类措施在每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节省了多少税金。
作为对相关人士质询的回应,微软也开始提前进行操作,将各个地区和不同产品的销售业绩进行单独披露,以便向外界提供更多关于其业务的细节概要。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1财年,微软有约46%的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总额约为320亿美元,较2010财年上升了42%。
然而根据微软的报表显示,该公司在海外获得的税前利润在过去的6年里近乎增长了近两倍,从2006财年的68亿美元飙升至2011财年的192亿美元。
而相比之下,该公司在美国的收益却持续下滑,从2006财年的114亿美元下跌至2011财年的89亿美元。目前海外利润占到微软总利润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