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消费、再还款,一卡双币,让你国际消费轻松又方便。这样的广告语是各家银行在推广贷记卡时的普遍用语。
的确,贷记卡让消费者拥有了很多方便。特别是一卡双币免除了你出国消费时兑换外币的麻烦,而且直接用人民币还款就可以。
但是你却要注意可能因此多出的汇率兑换损失。当然,这些损失不是因为你粗心大意,而是由于对贷记卡的记息方法不熟悉而造成的。只要你谨记还款日期,注意各种技巧,贷记卡这个免费午餐还是可以享用的。
别中了明摆着的“圈套”
某外企工作的周小姐这两天有些窝心,原因是自己在一段时期里办的各种信用卡太多,无法管理,所以想把一些不是经常用的卡注销掉。可是当她通过电话银行,查了所欠金额并如数还上后,却忽然收到一张对账单,上面写着自己还差几毛钱的余额未还,另外还有10元的滞纳金。
原来小数点后面的几毛几分她疏忽大意给忘了,不过比她更惨的人还有。
据媒体报道,一位客户因为少还了0.24元,多交了853元的循环利息。其原因就在于,最新的国际信用卡章程规定,在免息还款期内未偿还全部款项,将对全部消费款收取每日万分之五的利息,而不是仅对欠款部分计息。
这位客户因为消费了近4万元,所以最后计算的利息是他所欠金额的3000多倍。
如果你因为使用的信用卡不当,也可以造成损失。最新消息,到今年底前,银联卡将至少可以在10个国家刷卡消费。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意味着哪些便利呢?又与一卡双币的贷记卡有什么区别呢?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银联卡拓展到海外有利于减少币种之间兑换时的汇率损失。由于目前大部分一卡双币的贷记卡不是人民币和美元两种币种,就是人民币和港币。
假设你去欧洲旅游,持美元卡在欧洲地区刷卡消费时,那么记账货币为欧元,结算时需将欧元折算为美元,用人民币还款时再将美元折算成人民币计算。由于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动较大,由此就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
而如果用人民币银联卡已经进入该国市场,就可以节省中间换汇的成本,当地货币与人民币一次转换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联已经在香港设立通道,如果你在香港消费,用美元和人民币的双币贷记卡消费,虽然卡面上也有银联标记,但是POS机会自动默认为万事达或VISA的美元账户,消费先兑换成美元,再折合成人民币。只有刷仅带有银联标识的人民币卡,才会一步到位的进行币种的转换。
在贷记卡上拴个小铃铛
也许你会觉得这么多的注意事项过于烦琐了,过了还款期不就是多交点滞纳金和利息吗?但是如果这会影响到你的“个人信用报告”,你还会如此不在乎吗?
有消息说,央行正在加紧打造“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今年内该数据库将实现全国联网运行。
根据央行提供的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实际上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最基础产品。只要在银行有贷款或者信用卡的个人,就会自动拥有个人信用报告,其他的成年人也可以通过办信用卡的方式来拥有个人信用报告。
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二是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另外,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完善,还将采集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也许你一次小小失误,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写上一笔不良信息,就很有可能给你下次从银行获得金融服务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