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究竟是啥样子呢?智慧城市到底有多智慧?来第十八届高交会,你就有感受啦~VR、5D、智能机器人,让你的想象力不停“惊呼”。这不,17日记者在高交会采访中,就在深港澳台信息科技论坛上,感受了一把“未来已来”。
作为高交会首日的重要论坛之一,深港澳台信息科技论坛无疑是高度引人注目的,深港澳台两岸四地的相关行业产业专家和精英,就“智慧城市”的未来规划和建设提出多项创新思维,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深圳皓华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深圳本土的行业优秀代表,进行压轴演讲并赢得阵阵喝彩,其研发的“新一代传感器网络”引发热议,涉及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等多个智慧领域。
17晚,读特记者就对深圳皓华的网络技术总监姜飞博士进行了专访,解读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未来基石。
智能传感网络 感知城市“呼吸”
“随着城市的智慧化,传感器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能生成传感数据,还能对数据进行压缩、加密等智能处理,并且体积变小,形成传感模块,集成或嵌入在通信设备中,成为通信设备的一部分。并且多种传感器可协同配合,互相感知,形成一个智能传感网络,而这就是新一代传感网络。”姜飞博士认为,新一代传感器网络就好比人的五官,将会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系统的眼睛、耳朵和皮肤,感知着城市和我们身边的一切信息。新一代传感网络,将感知各种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后台或云中心,在后台或云中心中对传感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深企成功研发新一代传感网络
据悉,经2年多的深入研发,深圳皓华网络目前已成功研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室内外精确定位”联合解决方案。其使用无线自组网电台快速构建一个可以覆盖25-40公里的骨干通信网络,成员可通过无线自组网电台,实现抗干扰宽带无线通信。并通过定位终端和通话终端连接自组网电台,一般成员可实现语音和定位信息的实时传输;特殊成员通过加挂视频终端,除实现语音和定位信息实时传输外,还可实时发送视频或图片至指挥所。
而定位终端主要构成为联合卫星定位系统芯片和传感器芯片,采用北斗+GPS+格洛纳斯芯片解决方案实现人员室外位置的定位。针对室内定位,该系统采用六轴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芯片,实时采集人员的加速度信息、行走角度可信息和高程信息并将传感信息实时传送到显示终端上,通过显示终端的处理能力进行算法定位并在界面地图上进行显示。
据悉,在其整套系统中,任意两部电台之间的通信速率不小于2M Bytes/s;整个网络通信容量不小于80M Bytes/;具备跳频和扩频抗干扰;不依赖任何基础通信设施;具有良好的室内和室外定位精度;室内定位方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目前已有的室内定位方法ZigBee、RFID、蓝牙、UWB、基站、WiFi等相比,不需要提前布设定位基站,完全依靠传感系统来完成定位,特别适用于陌生地域或恶劣条件场合。
新一代传感网络将在未来城市“大显身手”
据姜飞博士介绍,新一代传感网络第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在智慧交通领域。“利用在埋设在城市主干道上或架设在路边的传感网络,智能统计实时车流量,同时还可以监测道路损毁情况。传感器实时采集信息,并通过埋设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将信息回传至监控后台,配合卫星图片,可以整理出城市实时的准确的道路通行和道路损毁情况,实时向公众发布,实现城市道路通行和道路监测的智能化。”此外,传感网络协同工作后还可以检测路口各个方向上的车辆,并根据监测结果改进简化、改进信号控制算法,以提高交通效率。同时,新一代传感网络还将实现汽车自动驾驶、位置信息确定等多领域智能智慧建设,将形成基础化的立体覆盖。
据悉,新一代传感网络还将在未来生活中“大显身手”,包括在健康医疗和智能家居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和智慧化。包括实时监测血压、血糖、心跳、呼吸、睡眠、运动等各项身体指标,经云中心分析整理,实时生成健康数据和电子病历,特殊病人一旦指标异常,云中心可自动向医院报警并派出救护车辆;家中或楼宇中的大量传感网络,感知家中或楼中的各种温度、亮度、声音、气体、压力等传感数据,通过中央计算机进行分析之后,智能调节家中和楼中的各种电器和家具,并通过通信网络,可以实现智能安防和报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