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在微博上宣布造车,一石激起千层浪。汽车产业链和消费电子有极大的不同,面临资金、技术和政策的高门槛,互联网思维造车奏效吗?
谈及乐视造车的原因,加盟不久的乐视控股车联网CEO何毅表示,贾跃亭的坚持其实是乐视上马“造车项目”的主要原因。“在去年底,针对是否造汽车乐视高管有一个投票,投票的结果是大部分高管表示坚决反对,因为确实是没有干过,确实是有风险。但是贾总的一句话表明了决心,他说‘即使乐视造汽车会万劫不复,如果能点燃更多人的梦想,我也义无反顾’。”
贾跃亭的助理姜东阁告诉记者,过去大半年时间,贾跃亭在海外60%的精力用在了超级汽车上面。
和超级电视不同,汽车并非开放的行业,今年11月,国家发改委网站挂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何毅坦承,乐视造汽车必然面临着重重挑战。何毅表示,乐视会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去申请相关的许可证,而且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在进行中。
毫无经验的乐视怎么造汽车?何毅透露,乐视汽车将完全是自主研发的一款超级汽车,但是是否投建生产线、合作如何整合资源、资金投入等,其都没有给出明确思路。与彩电以及手机等消费电子产业链不同,汽车是相对封闭的行业,乐视近期也暂时回避了硬件生产难题,采用了软件先行的思路。
乐视U I系统开发总监黄滔表示,在软件方面,乐视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进行了研发,“我们针对传统设计的操作系统进行了很多创新”。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