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公司新闻>

宋卫平重回绿城事件宣告结束 面临大范围人事调整

来源:经济参考网 时间:2014-12-19 11:23:43

【推荐阅读】

绿城融创终分手 宋卫平将重回绿城掌权

绿城“旧部”集体回巢加入宋卫平回归谈判

  “融绿之争”结束 宋卫平重掌绿城

  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18日,业内消息称,融创中国与绿城中国当日签署相关协议,终止曾于今年5月22日签署的收购协议。“宋卫平重回绿城”事件在业内喧嚣近两个月后,宣告结束。

  随后,《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绿城方面人士得到证实,双方确已签署终止收购协议。该人士同时表示,正式公告随后发布,“静候佳音”。

  今年5月22日,绿城中国和融创中国同时发布公告,宣布融创中国以约为63亿港币的代价收购绿城中国24.313%股份。收购完成后,融创中国将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中国最大股东。

  不过,10月底,业内传言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对收购一事心生悔意,有意终止收购协议,重回绿城。11月上旬,该消息得到多方面证实,同时融绿双方就“终止收购”一事展开谈判。双方谈判焦点集中于回购价格及人事调整,但“终止收购”已成定局。

  业内消息称,双方谈判过程中,绿城旧部曹舟南、应国永、郭佳峰等人士先后加入谈判。宋卫平重回绿城之后,这些绿城旧部很可能再次团结在他周围,重新打理绿城相关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与18日双方签订“终止协议”同时,花旗银行下调对绿城中国的投资评级,由原来“中性”降至“沽售”,目标价由8.4元降至5.8元,此相当每股资产净值折让50%。

  该行预料,绿城中国有关出售股份予融创之交易将于年底前有定案,但不认为绿城的前景会因此变得明朗。而有关股权结构和管理团队的不明朗因素,仍将妨碍绿城的发展战略,令其难以应对基本挑战(如利润率、库存等)。

  该报告还指出,若收购协议终止,宋卫平重掌集团业务管理,战略很可能会再出现转变。集团同时面临其他挑战,包括高负债及流失骨干人员等。该行认为,相信绿城的利润率压力将进一步加剧,预料2015财年销售按年将跌15%至600亿元人民币,表现为行业中最差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房地产市场利润率普遍下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前,“重产品轻营销”一直是宋氏绿城的短板,也是当时绿城中国选择出售股份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自5月份开始,融创方面“接管”绿城的几个月内,以营销见长的融创团队进驻绿城,曾使得绿城中国业绩大幅提升。今年8月份,业绩首次翻番,10月份再达历史新高。

  不过融创团队选择的“降价走量”策略招致老业主不满,并引发大量维权事件。最终促使“视品牌为生命”的宋卫平决定放弃出售股份,重回绿城。上述人士表示,“即使此番回归成功,除了要面对去库存的老难题以外,绿城中国还须适应半年内两番易帅的阵痛,以及大范围的人事调整问题。短期内,将面临一个动荡期”。

【融创收购绿城始末】

5月17日 |绿城董事长宋卫平答复信:确认融创将收购绿城并转让股权

5月23日 |宋卫平召开新闻发布会:我给孙宏斌打95分

8月25日 |港交所称收购触发全面要约条件 孙宏斌:任何情况都不放弃

9月28日 |宋卫平下一步:舍绿城建蓝城 3年内或借壳上市

11月6日 |宋卫平亮出回马枪不卖绿城了 孙宏斌发微博平静交权

11月14日 |宋卫平为回归绿城筹钱:到底能凑多少还不确定

11月18日 |绿城控制权争夺战正升级:宋卫平命令被拒绝执行

11月19日 |宋卫平免去孙宏斌大将总经理职务

11月19日 |孙宏斌大将田强率团队抗命:不接收宋卫平免职令

11月21日 |孙宏斌提出有条件退出绿城 融创称还没有达成共识

11月24日 |融创发公告称或对收购作调整宋卫平给悔婚留了后门

12月19日 |宋卫平归还融创63亿港元融创绿城齐发公告正式宣布收购终止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