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显疲弱电信运营商乘虚而入
面对目前国内平板电脑的热潮,有专家表示,国内平板电脑市场过于偏重硬件升级而忽视了软件建设。
“iPad的战略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垂直的软硬件一体化互联网内容的整合,包括传媒、出版、有可能的一些内容的整合。”一位电信业内人士说,“但是,这种偏重于软环境的方式似乎还不太适合当下偏重于硬件化的中国市场。”他表示,在平板电脑时代,用户对软环境尤其是内容建设需求旺盛,但是如今国内市场的相关集成和服务却显得极为匮乏,平板电脑软环境呈现疲弱态势。
但这恰好给了电信运营商机会。随着3G平板电脑作为信息整合平台的价值日益凸显,吸纳了上网本、笔记本双方优势的平板电脑,在运营商眼中也是3G时代的最佳载体。电信运营商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商机,开始蠢蠢欲动。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有进军平板电脑的计划,更为有趣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高 层 均 表 示 过 希 望 与 苹 果 合 作 将iPad引入国内的意愿。
早在今年4月份,时任中国移动董事长兼C E O的王建宙就曾透露,中国移动将引入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但在引入iPad方面,已经与苹果有过合作的中国联通显然更有优势。据说中国联通已开始利用一个iPhone用户专用网站测试iPad的电视直播视频,以便观察效果。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李刚近日对媒体表示,中国联通正与苹果公司商谈引入iPad事宜,但具体时间则未定。但有消息称,今年8月份,中国联通定制的iPad平板电脑将会亮相,内置中国联通及其合作伙伴的应用服务。
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今年5月份,中国电信联手万事通推出了国内首款全面支持E V D O中国电信3G业务的天翼3G平板电脑LifePad,这成为国内首款电信运营商深度定制的3G平板电脑。
中国电信市场部某人士认为,平板电脑是未来3G终端的一大趋势,L ifeP a d平 板 电 脑 使 用 开 放 的A ndroid系统,能够支持数万种第三方软件应用,中国电信天翼空间提供的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则为其叠加了开放效应。从手机市场经验来看,这种双重开放的商业模式将是最能适应开放市场以及运营商需求的商业模式。
该人士介绍说,未来L ifePad上的免费或付费的内容和应用会越来越多。基于中国电信既有的“C D MA +W iFi”的3G网络,可将天翼软件商城上的众多互联网应用与天翼LifePad无缝嫁接,进而以信息整合者的角色抢夺3G时代的话语权。
“在这个平台上,今后和运营商的合作程度将会成为检验平板电脑战略胜负的关键。”一位平板电脑制造厂商如是说。
诸多限制未来尚难预测
在一片沸腾声中,也有冷静的质疑之声。有业内专家质疑,平板电脑会不会像早前的上网本一样,爆发得惊人,却没有“后劲儿”,落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芯 片 设 计 厂 商A R M 总 裁 都铎·布朗(T udorB row n)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说,尽管苹果iPad获得了成功,但只从当前情况还无法判断平板电脑能否成为一个大市场。布朗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市场。由于仍 然 在 发 展 的 早 期 阶 段 ,不 要 对iP ad的成功失去理智。我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产品,但要对平板电脑市场规模作出大胆的预测还为时过早。”
事实证明,iPad迄今为止在国内引起的反响也不及曾经的iPhone。业界认为,这是因为iPad未能表现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这种情况的形成源于几方面原因:第一,价格过高。最低配置16G的iP ad国内售价大约在5000元左右。这个定价甚至高于普通的上网本,且性能尚不如后者。面对更追求实用的中国消费者,仅有时尚的外形并不能成为打动他们的最终因素。第二,尴尬的定位。iPad属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而这些功能大部分都能由iPhone满足,其并没有技术上的革命性创新。第三,硬件吸引力不足。在网络及软件应用方面,苹果计算机丰富的内容资源在北美具有相当竞争优势,但在国内对网络严格监管下,iPad连接因特网难以发挥其内容资源优势,让消费者觉得iPad性价比不高。不具有通话功能也是妨碍iPad热卖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产品,能否真的代替笔记本电脑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对于这样的疑问,美国知名IT研究与顾 问 咨 询 公 司 高 德 纳 咨 询 公 司(G artner)预测,到2013年下降到比上网本价格还低的时候,平板电脑将把上网本赶出市场。但更多业界人士认为,如今的热潮是因为消费者对平板电脑这样的设备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使用需求,但这类产品的设计仍有不足之处,只有根据用户的真正需求去进行改进,平板电脑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