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滕晓萌
商务部正与其他部门一起制定相关预案,防止出口突然大幅下滑,尤其是农产品(行情论坛)、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是4月27日,一位商务部外贸司官员在中国进出口企业年会中与外贸企业的闭门交流会上透露的,从商务部最近赴各地调研情况来看,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一位参与当天闭门交流会的企业代表向本报记者转述,该名官员当天表示,从商务部历时数月、涉及多个行业和省份的大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今年国内外风险增大;内外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企业压力增大。
此前的26日,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该年会上也表示,中国必须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保持纺织服装贸易平稳增长,给企业留出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的时间。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出口企业,国家应当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
商务部调研发现
六大因素影响外贸
去年年底以来,商务部已经针对外贸形势进行过两轮大调研。2007年12月,商务部所有副部长和新部长陈德铭一起,分赴全国15个省区市调研,随后,陈德铭在商务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春节之后,商务部多个司局、下属商协会,又多批分赴多个省市调研,广交会期间,陈德铭还亲自前往调研外贸企业接单情况。
前述官员表示,从调研中发现,目前出口企业大概受到六大不利因素的影响。
首先,外需下降。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出口。该名官员透露,今年广交会一期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上届广交会同期相比,今年到会的美国客商数量下降了13.5%、成交额下降了9.9%;欧洲客商数量下降11.4%、成交额下降了4.9%。一期纺织服装的成交额下降了11.4%。
第二,贸易环境恶化。今年一季度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数量继续上升。同时产品安全问题继续困扰着中国企业。据中国轻工出口商会预计,今年中国输美的玩具订单将下降两三成。海关统计,一季度中国对美玩具出口已经下降了5.8%。一季度,山东对日本农产品出口下降了28%。
第三,人民币升值加快。该名官员透露,调研过程中有省市反映,目前人民币升值因素已经影响到1/3的出口利润。合同周期长、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感觉尤为明显,造成企业不敢接单。据商务部重点联系的1008家企业的调查,一季度只有31.6%的企业表示订单继续在增长。
第四,劳动力等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东部省份的企业向商务部调研组反映,春节之后,用工成本又上涨了20%。温州市发改委统计称,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加上为工人所购买的保险等费用,企业为每年为单个工人支付的平均费用上升了5816元。
第五,银根紧缩影响企业。在银行的客户选择中,外贸企业由于行业属性,大多处于选择末端,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