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讯 5月6日,就近期国内媒体和广大老百姓都十分关心国内的粮食供求和价格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问题。
问:在全球粮食供需偏紧背景下,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怎样?
答: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
(二)粮食产需基本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平稳增加,但居民的口粮消费略有减少,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下降。目前,国内粮食消费量10200亿斤左右,产需总量基本平衡。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进口弥补外,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消费量在8500亿斤到8700亿斤左右,产需平衡有余。
(三)粮食库存充裕。我国粮食储备已具相当规模。近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库存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都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品种结构比较合理,并增加了成品粮油储备,储备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问:近期周边国家和地区大米价格普遍上涨,请问国内大米供给能力如何?
答:大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国家一直非常关注稻谷的生产和大米的市场供应及价格稳定。从目前看,国内稻谷连续四年增产,国家库存充裕,稻谷(大米)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2007年我国稻谷产量3700亿斤左右,比2003年增产530多亿斤。目前,我国国内稻谷消费量在3600亿斤到3700亿斤左右,产需略有盈余。国家粮食储备中,大米的库存也超过了合理库存。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传统稻米消费区,地方储备按照主销区6个月销量的要求充实到位,其中大米库存占70%以上。近期,国家又通过采取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4省(区),
问:据了解国家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您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
答: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近年来,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既不大涨也不大落,国家从促进生产、流通、库存、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