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第一个月已经过完了,票友们这个月收获如何自己肯定都知道,都说第三季度是黄金时期,一年收获就看这个时候。
不过就在上月末,新的监管政策又出台了,这回瞄准商业保理公司。
7月28日晚,商务部近日发函,要求做好商业保理风险防范有关工作 ,重点关注商业保理公司四大异常经营行为。
1.商业保理公司通过网络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融资,且融资规模较大的,特别是关联公司 同时运营网络借贷平台。
2.业务规模短期内以超常规速度增长,风险资产比例、逾期率过高;
3.向家庭或个人、地方政府或其平台公司,房地产企业承购大量应收账款;
4.承购大量未来应收账款、承担巨额还款保证责任。
这对于很多票友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前票据市场营利模式之一就是通过保理公司与网络借贷平台合作。
保理公司提供资产(如票据、应收帐款等),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资金。
分析人士称保理业务商业模式包括明保理模式和暗保理模式。
前者是指,基础交易中的原债权方(供货商)在应收账款转让时立即将保理情况告知原债务方(购货 商),到期还款时,原债务方向保理公司还款;
后者是指,基础交易中的原债权方(供货商)与保理公司单独进行保理业务,不对原债务方(购货商 )进行告知,在到期后,原债务方向原债权方还款,保理公司通过控制原债权方收款账户的方式控制 还款风险。
之前网贷平台政策不少,但专门真对保理公司与网贷平台的监管还是头一回,看来这块肉未来也不是很好吃。
保理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注 册商业保理公司数量5584家(不含注销和吊销企业数量),其中深圳4051家、天津430家、上海422家 分别占据前三位。
7月回顾
7月份已经过去,我们先来回顾一下7月份票据市场点点滴滴:
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贴现利率一直向下,主要原因就是票源稀缺。
7月份还出台了几份文件:
1.央行下发165号文、票交所发45号文和48号文,意在加强电子商业汇票交易管理,并对ECDS贴现后 业务向票交所切换的相关操作和时点进行了明确。
2.财税58号文对票据业务税收内容进行修改,贴现、转贴现业务将以其实际持有票据期间取得的利息 收入作为贷款服务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8月市场预测
先来看看之前贴现率走势
图中显示前几年8月份贴现率变化并不明显,贴现率几乎水平。
8月的流动性利好在于7月有很多央行观测不到的因素,比如分红和缴税的具体量都是不知道的,而8 月份资金面扰动因素变少。
8月份资金面干扰因素较多,但影响可能逐步弱化。首先,8月份迎来年内首批特别国债到期,预计在 到期续发安排上仍将继续采用定向发行机制,对资金面实际冲击并不会大。其次,通胀走弱或致9月 美联储缩表冲击影响淡化,即便美债收益率出现上行,国内货币政策外部压力也将明显缩小。
小管报价
据票据宝旗下中国票据网公布的票据市场综述数据显示,7月25日银行承兑汇票利率报价较如下( 月息:‰,年息:%):
纸票买断(半年):
国股:3.8‰(4.56%)
城商:3.95‰
三农:4.1‰
电票买断(一年):国股4.5%、授信城商4.65%
从票据市场来看,7月份虽然资金面有所波动,但贴现利率一直向下,中介、银行到月底票据规模依 旧未能收满,本月或依旧开口收票。不过票源依旧是个问题,贴现价格在7月下行快触底,8月份再大 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综合来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或在当前水平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