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Kors(NYSE:KORS)
收入:9.52亿美元 -3.6%
净利润:1.25亿美元
市值:约57.3亿美元
Michael Kors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hn D.Idol表示第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受到北美和欧洲地区销售业绩表现的推动。对于集团7月以12亿美元收购的英国奢侈品牌Jimmy Choo,John D.Idol则称将保持两个品牌独立运营。据悉总值1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交易将以协议安排的方式进行。协议安排收购目标即公司与其股东之间达成协议,通过法院批准的方式转让或取消后者的股份,以换取收购方的现金或股份。
Avon雅芳(NYSE:AVP)
收入:14亿美元 -3%
净亏损:4600万美元
市值:约12.6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化妆品集团Avon雅芳58岁的现任CEO Sheri McCoy已萌生退意,将于明年3月31日退休。Sheri McCoy于2012年正式加入雅芳集团,此前她在强生公司效力了30年。尽管她在职期间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雅芳集团的业绩仍旧持续下滑并录得亏损。财报显示,Avon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3%至14亿美元,净亏损则从去年的3600万美元扩大至4600万美元。
J.Crew
收入:5.6亿美元 -2%
净亏损:2070万美元
美国快时尚品牌J.Crew正在积极对其财务状况重新审计并重组,除已延期至2021年的5.67亿美元债券外,品牌母公司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日前选择以2.5亿美元的新担保票据购买J.Crew未偿还的票据,该交易以J.Crew的子公司及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价值1.9亿美元的优先股和普通股为担保抵押。不过S&P分析师并不看好该交易,称J.Crew的债务虽有所减轻,但其杠杆率不可控制,前景依旧艰难。
Urban Outfitters(NASDAQ:URBN)
收入:8.73亿美元 -2%
净利润:4990万美元
市值:约22.4亿美元
Urban Outfitters将第二季度的疲软业绩归咎于集团自身的执行力不足,而非北美零售大环境的持续低迷。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Haynes透露,期内女装产品的滞销是集团业绩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Richard Haynes表示未来将在欧洲和亚洲等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以抵销北美本土市场的低迷。目前,Urban Outfitters已正式入驻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平台,未来一两年内还将通过许可经营权和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一步开发中国市场。
Kohl's(NYSE:KSS)
收入:41亿美元 -0.9%
净利润:2.08亿美元
市值:约71.4亿美元
Kohl's百货首席执行官Kevin Mansell表示,随着集团的重组改革计划逐步推进,报告期内的客流量加速上升,且成本开支有所减少,是促进净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过去半年内,美国零售业失业人数超过了5万人,股神巴菲特在最近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高调宣称,目前已是互联网当道,美国百货零售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十年内格局将发生大转变。
Abercrombie&Fitch(NYSE:ANF)
收入:7.79亿美元 -0.5%
净利润:1550万美元
市值:约6.9亿美元
美国青少年服饰品牌Abercrombie&Fitch在取消出售决定后,新动作不断,现已正式登陆天猫旗舰店,并宣布将推出新的牛仔系列,以适应消费者多变的喜好。负责品牌牛仔系列产品设计的副总裁Aaron Lev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牛仔产品一直是Abercrombie&Fitch的明星产品,因此保证该系列的设计与时俱进非常重要。除对产品进行革新外,Abercrombie&Fitch的新型门店将陆续面世,不仅门店装修风格更加明亮,还将原本店内浓烈的香水味改为较为温和的中性香水。(更多详细数据)
在国内服饰零售品牌方面,今年也迎来新的转机,特别是国内女装品牌集团,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普遍处于上涨的积极态势,平均营业收入增长24.5%,净利润则增长13.1%。其中电商渠道被认为是刺激国内服饰品牌业绩增长的关键。而国内男装品牌的转型与女装品牌相比依然滞后,部分业绩出现下滑,目前海澜之家和七匹狼等已意识到时尚度的重要性,目前正在积极变革。
而鞋履品牌则成为国内时尚零售品牌的重灾区,大多处于营收或净利润下滑状况。只有红蜻蜓和星期六两家企业实现了双增长。而星期六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集团新收购的两家新媒体公司。而被誉为“一代鞋王”的百丽国际已于7月27日正式退市,私有化价格为6.3港元每股,公司总估值为531亿港元,与市值巅峰时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65%,近千亿港元蒸发。
以下是国内服饰零售集团2017上半年的赢家:
维格娜丝(SHA:603518)
收入:9.3亿元 +149.9%
净利润:5000万元
市值:约37亿元
维格娜丝集团表示,上半年其营收业绩暴涨近150%主要得益于新收购的品牌Teenie Weenie的业绩贡献,Teenie Weenie的营收占比明显高于V·Grass。截止到6月30日,集团旗下共有V·Grass、Teenie Weenie和吉祥云锦三个品牌,门店总数达1421家。其中V·Grass 2017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3.6亿元,同比增长0.9%。至今年6月底,品牌共有167家门店,比2016年末净增22家。Teenie Weenie 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7%,成为集团业绩贡献最大的品牌。
朗姿国际(SHE:002612)
收入:10.6亿元 +123.7%
净利润:4000万元
市值:约54亿元
2017年上半年,朗姿国际整体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婴童和医疗板块,女装业务的增长率仅6.6%,营业收入为5亿元。截止到6月30日,朗姿国际共有女装门店437家。旗下有自有品牌Lancy From 25、Lime Flare、marie n°mary、Liaalancy,代理品牌Mojo S.Phine、Jigott、Fabiana Filippi和Dewl等。集团收购的韩国婴童品牌阿卡邦期内销售额为4.3亿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40.7%。
歌力思(SHA:603808)
收入:7.8亿元 +95.1%
净利润:1.4亿元
市值:约72亿元
2017年上半年,朗姿国际整体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婴童和医疗板块,女装业务的增长率仅6.6%,营业收入为5亿元。截止到6月30日,朗姿国际共有女装门店437家。旗下有自有品牌Lancy From 25、Lime Flare、marie n°mary、Liaalancy,代理品牌Mojo S.Phine、Jigott、Fabiana Filippi和Dewl等。集团收购的韩国婴童品牌阿卡邦期内销售额为4.3亿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40.7%。
山东如意集团(SHE:002193)
收入:5.3亿元 +53.1%
净利润:2000万元
市值:约44亿元
2017年上半年,如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53.1%,净利润2129.8万元,增长率4.8%。值得关注的是,如意集团于去年以13亿欧元收购的Sandro母公司SMCP即将在巴黎IPO。SMCP表示,若能够成功IPO,将有利于其旗下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三个品牌在全球的业务扩展。数据显示,SMCP公司去年销售额增长16.4%录得7.86亿欧元,其中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6.2%,占销售总额的10%。Sandro、Maje与Claudie Pierlot三大品牌在亚洲区的销售额猛涨45%。
珂莱蒂尔(HKG:03709)
收入:9.3亿元 +31%
净利润:1.1亿元
市值:约31亿港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内,珂莱蒂尔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30.96%至9.18亿元,净利润则因收购品牌产生的成本而录得7.81%的跌幅至1.11亿元。其中,直营零售渠道销售额同比大涨32.7%至7.86亿元,批发经销渠道销售额则同比增长23.4%至6660.8万元,包括天猫商城、唯品会的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上涨12.8%至6092.7万元。珂莱蒂尔集团成立于2007年,自有品牌包括Koradior、La Koradior、Koradior Elsewhere和DE KORA,于2014年6月27日成功登陆香港主板成为深圳市首家上市的高端女装公司。
报喜鸟(SHE:002154)
收入:11.5亿元 +24.1%
净亏损:3000万元
市值:约49亿元
2017年上半年,报喜鸟的营业收入为11.5亿元,同比增长24.1%,受终端零售市场影响,集团净利润亏损3229.0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9744.1万元。集团合计网点数量1272家。报喜鸟表示,终端零售市场继续疲软,各项费用较为刚性且呈上升趋势,公司经营状况仍然困难。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