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称国奥局部存在不完美之处 坚定目标 | |
·杜伊还需给国奥注入什么 3场8黄1红疑似 | ·血性杜伊拥有最犀利武器 简单战术却让国 |
·杜伊坦承胜荷兰存运气成份 是谁逼迫他再 | ·杜伊盛赞国奥打出爱国精神 婉批荷兰有违 |
·杜伊满意首战平局野心依旧 豪言国奥进决 | ·杜伊用进攻向葡萄牙致敬 追求战绩还要享 |
·杜伊现在对完成08奥运会任务已有70%的把 | ·杜伊失望离开武汉 国奥众将无缘首发战中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你可以不把他称为神奇大师,但现在至少可以叫他“魔术师”。因为他创造了:中国队土伦杯小组赛最好成绩;边路+整体+球星的“杜氏战术”;队员在落后时可以笑着踢球的心态。
从6月2日到6日的4天时间里,塞尔维亚人杜伊带领中国国奥队连续上演了多台好戏。职业化以来第六次土伦杯征程,杜家军用三战一平两胜、积七分、进五球的历史最好战绩杀进四强。在国奥队员奋力拼杀的同时,主教练杜伊为这支球队所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更直接地决定了这支球队的命运。
打破魔咒 杜家军“打平就出线”!
此次国奥队出征土伦杯,在前两轮小组赛中,国奥队1平1胜,最后一轮只要战平加纳,就可以小组出线,不过,对于这个看上去并不难的障碍,中国足球却屡屡栽跟头,只要“打平就出线”,中国足球往往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出线”,这一魔咒从上世纪80年代的奥运预选赛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杜伊率领的国奥队同样站到了“魔咒”面前,“打平加纳就能出线”。然而,比赛开始后,率先完成破门的却是加纳队,国奥队难道也要成为“魔咒”的牺牲品,所有的担心在下半场刚一开始就出现了转机,陈涛利用任意球机会用外脚背打出了一记精彩的世界波,将比分扳平。第64分钟,姜宁在反击中再入一球,最终国奥队以2比1反败为胜,昂首晋级四强。在打平就能出线的“魔咒”面前,杜伊和他的中国国奥队用一场胜利打破了这个困扰了中国足球27年的“魔咒”。
在昨天战胜加纳晋级土伦杯四强后,国奥队不仅完成了小组出线的任务,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球队出战土伦杯多年来的两项纪录,一是积分最多,二是进球最多。
魔法制胜 球星“复活”
国奥队在土伦杯小组赛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主教练杜伊功不可没,但有一个人的光彩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位塞尔维亚老人的神奇光环,那就是陈涛,在三场小组赛中,陈涛进2球、助攻2球、间接助攻1球,在国奥队全部5个小组赛进球中,每一个进球都与陈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沉寂多时的陈涛,在杜伊的手下就这样奇迹般的“复活”,这的确令人对杜伊的魔法感到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出征土伦杯前,陈涛由于在年初的欧洲拉练中被打伤,整整休养了两个多月时间,在5月份复出后,陈涛只参加了三场中超联赛,且表现平平,外界普遍认为,陈涛很可能因此而退出杜伊的视线。然而,杜伊却给了陈涛充分的信任。在众人的怀疑声中,杜伊非常坚决地表示:“我始终没有怀疑过陈涛的能力,他需要的是信任,而我可以给他他所想要的一切。”
如果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来评价杜伊的话,那么杜伊给这支国奥队带来的战术变化应该说是非常突出的。在此前,国奥队的战术打法较为单一,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站位突出整体化,精神突出一个拼字,然而,在杜伊执教后,这些原有的烙印虽然还在,但杜伊却在这一基础上为球队注入了更多的“个性”。
首先是强化进攻,杜伊给这支国奥队下达的最多的命令就是进攻,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局势下,杜伊始终不会让队员放弃进攻,能够在打平就能出线的最后一战中战胜对手,也正是杜伊攻势足球的体现。
其次是突出边路,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支国奥队的两个边路非常突出,国奥队除了陈涛的两个进球外,其它3个进球都是来自于边路进攻。
最后是胆大心细,这支国奥队员在斗志上可以说延续了以往中国球员敢打敢拼的精神,但另外一点就是杜伊教给了队员们在勇猛的同时,更要动“脑子”,三场小组赛,国奥队员除了敢和对手拼抢外,更多的时候是懂得了观察,利用站位和贴身紧逼的技术来阻止和化解对方的进攻,这一点可以说是杜伊为中国球员在小的技术环节上带来的最为可喜的变化。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张怡宁拍广告别样温情 王励勤星味十足乏酷劲(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