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体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许飞25万签约世界杯专栏 成超女球
世界杯-齐达内进球却染红 意大利
“世界杯综合症”困扰上班族:晚
小皮球停转大地球退潮 赛后须防世
谁是世界杯广告战的最大赢家?
香港马会成世界杯“大赢家” 港人
少林方丈应国际足联之邀赴德看世
少林方丈应国际足联之邀赴德看世
少林方丈应国际足联之邀赴德看世

沈祥福:年轻 激情 速度--我眼中的德国世界杯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10 12:13:05 来源:搜狐体育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全部64场比赛结束后,作为教练员从业务角度有很多的感触和认识。我印象和总结最为深刻的是本届世界杯体现了年轻化、激情化、速度化的特点。

  年轻化。和以往世界杯不
同的是,本届世界杯上很多球队都打出了年轻派,他们的参与使比赛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虽然年轻球员上场比赛增多,使本届世界杯很多场次中的失误增多,但是他们使比赛变得不再那么沉闷,正是他们的参与使本届世界杯充满了更多的朝气。像德国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的11名主力阵容中,波多尔斯基、拉姆、默特萨克、施魏因斯泰格等非常年轻,下届世界杯德国队将变得更加强大。瑞士队中也有11名21岁以下的球员,这使得世界杯不再是老将的天下。另外,英格兰的鲁尼、葡萄牙的C?罗纳尔多、阿根廷的梅西和特维斯、法国队的里贝里等等,很多年轻球员都开始成为球队的主角。

  激情化。我说的激情化不仅仅是指一支球队善于打攻势足球,也不是指本届世界杯体现的就是攻势足球的趋势,而是指很多球队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精神和强烈的获胜欲望。足球比赛的激情不仅仅是通过打攻势足球来体现的,积极进取和强烈的获胜欲望本身就是激情。这种激情在德国、阿根廷、墨西哥、加纳、荷兰、意大利、科特迪瓦等很多球队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最后夺得冠军的意大利。虽然意大利依然是防守反击打法,但是这种防守反击战术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很大程度上开始注重进攻。最大的变化就是意大利在比赛中开始逼着对手打,不再仅仅在后场逼抢后去打反击,而且还在某种局面下形成了全场范围内的逼抢,这是最大的变化,也是意大利更加积极进取和充满强烈求胜欲望的主要原因。

  速度化。这是现代足球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通过本届世界杯发现,即使比赛不够精彩,但是双方攻防转换的速度和节奏都非常快。透过世界杯发展的轨迹,可以得出速度化是现代足球发展的趋势,这种速度不是单纯指球员的奔跑速度,而是双方在比赛中的攻防转换速度。正是由于攻防转换的速度加快,对球员体能的意志品质和体能等要求更高,也使得一些老将在这种快速的攻防转换中显得不是特别适应。

  应该看到表现十分出色的老将也不少,像法国的齐达内、葡萄牙的菲戈等。他们在场上有两点重要作用:一是成为全队的精神领袖,二是更好地调控本方比赛的节奏。年轻球员成长很快,给老队员的冲击也很大,但是年轻球员容易鲁莽,老将的调节可以使比赛节奏发生变化,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局面。但是,毫无疑问,年轻人的崛起使足球比赛的转换节奏更快,速度化更加明显。

  像贝利在70年代的时候,带球过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遭受多人的逼抢,马拉多纳时代,比赛的节奏和逼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到现在,全场区域内很少看到没有逼抢的情况,而且速度越来越快,逼抢越来越凶狠。这种发展趋势,也加快了年轻球员的成长,新生力量成为世界杯舞台的重要力量。如果一支球队的老将过多,像巴西队,就会在比赛中吃到大亏,这是现代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了上述三点,我感触最深的另外一点就是8强依然是欧美格局。本届世界杯比赛,亚洲、非洲和中北美还难以撼动和打破这种格局。未来或者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有能力打破这种格局的就是非洲球队。

  非洲球员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身体条件无疑是最好的,随着他们在欧洲踢球人员的增加,非洲球队未来四年内的战术素养和整体捏合将会更好。如果非洲球队能够具备欧洲那样的整体战术素养,加上他们出色的个人技术和良好的身体条件,下届世界杯他们就能够打破欧美强队的格局。

  相反,对于亚洲球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如果亚洲球队不在自己的特点上下更大的功夫,无论是从身体条件还是技术等方面都难以撼动欧美格局。伊朗在亚洲虽然占据优势,但是到了世界杯上面对欧美强队的时候依然无法超于自己。最有希望的当然是澳大利亚,希望在澳大利亚的带动下,亚洲足球能够有更大的进步。c016

作者:  责任编辑:春春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海宁先赢后输无缘登顶 毛毛首夺温网女单冠军
下一篇文章洛桑站大奖赛前瞻:刘翔再会群雄 伊娃渴望突破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