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施明德确定不罢工 暂缓所有大型倒扁活动(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18 15:58:20 来源:东南新闻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范可钦表示,近来陈水扁所到之处,皆有民众自动自发穿红衣集结,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遍地开花”,倒扁总部欢迎民众化整为零,改正规军为风险低的游击战方式,发挥创意,以“台湾红”在陈水扁途经之地“热烈欢迎”。

静坐移师台北车站

扁静坐活动移师到台北车站进入第二天,并没有任何违规事件发生,让原本担心不已的台铁松了一口气。倒扁总部也特地带来睡袋,发送给夜宿车站的民众,在带点秋意的夜晚更添温馨。不只这样,也有热心民众自掏腰包,免费送上隔热垫充当睡垫。

原本担心群众忽然涌进火车站,会发生意外的台铁,也对倒扁民众守秩序配合的举动表示赞赏,这一夜的台北,虽然有风有雨,不过群众感受到的却是各地涌入的温暖人情味。

马英九斥挺扁民众

马英九认为,16日“挺扁”民众占据电视新闻主播台,干扰记者采访,是侵犯新闻自由,有关当局应强烈谴责这些暴力行为,而警方也要彻查这次事件,把侵犯新闻自由的人绳之于法。同时也批判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强力动员还煽动群众情绪。

查出攻击媒体嫌犯

挺扁活动有群众攻击台湾中天、东森的主播,台“警政署长”侯友宜下令组成项目小组全力侦办,台北市警方调阅搜证录像带,已查出嫌犯身分,将依法传唤侦办。涉嫌攻击者都是来自台北市的群众,其中5人是中山区及大同区的民众,由特定人士带来参加“挺扁”活动。

倒扁·应对

扁为保位出“独”招

在“倒扁运动”即将向全台各地拓展之际,陈水扁为保位出“独”招,预计本周起,透过台“国安会”规划发起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全民公投”。据了解,此举确实有向“独派”力量发出“政权保卫战”讯号的味道。

据报道,追讨国民党党产部分,已由民进党中央负责进行;推动“新宪”,也将伺机而动。据透露,“总统府宪改办公室”虽然已经“拆下招牌”,但实际工作仍默默进行,年底可望汇整出一套“‘民间版’台湾新宪法草案”。

在“倒扁”风暴下,陈水扁形同坐困愁城,目前仅“独派”人士还愿意与扁对话,因此细究陈水扁宣示的三项重点工作,几乎都与“独派”人士的目标不谋而合。同时这段期间,“独派”聚会时,“挺扁”的共识已相当明确,陈水扁日前主动宣示的三项重点工作,更有“团结独派”的效果。

据岛内人士表示,这套方案,“内销”的意义已重于“外销”,也就是在被“倒扁”力量逼到墙角时,为了稳固最后的基本盘“独派”势力,陈水扁只好自己出招,藉此谋求“独派”支持。

扁28日提“修宪”案?

美方消息人士透露,陈水扁预计在9月28日民进党25周年党庆,提出“修宪”案,内容虽然没有涉及改变“主权”或违反“四不承诺”,但刻意在文字上“去中国化”

过去几个月来,美国一直有人担心,陈水扁在倒扁压力下会出险招“修宪”。

老翁猝死扁致哀

陈水扁17日在结束南投参访之后,特地绕到彰化,探视16日北上参加挺扁活动,却心脏病发猝死的王老先生家属,还当场允诺会好好照顾遗眷。身穿白色夹克,手持三柱清香,在礼仪师的引导下,陈水扁在灵堂前向死者致哀。陈水扁还向家属握手表达歉意。

扁再遇民众示威

陈水扁17日早上到南投出席公开活动时,再次遇到民众示威。逾三百名反扁民众早前齐集在陈水扁经过的地方,他们身穿红衫,试图追截陈水扁车队,不过最后被警员阻止,但已迫使陈水扁的车队从侧门进出。

一名倒扁民众用竹竿撑起一件红衣,带着同样穿红衣服的小狗到场表达倒扁诉求,当时陈水扁还没有到场,迎接陈水扁的民众上前扯下竹竿,而警方也立即介入,戒护这名倒扁民众离开,幸好没有进一步冲突,这名民众高喊他有言论自由,陈水扁才是乱源。

民进党拟三套策略

下一步该怎么走?民进党内部拟定“软、中、硬”三套策略,不排除比照倒扁民众,包围台北市政府前广场。而“台湾社”则计划10月将分区举办多场活动。

倒扁·花絮

穿红穿绿老外搞不清

在台湾,路上最常看到的只有两种颜色,倒扁的红以及挺扁的绿,记者观察到两位外国人,一人穿红一人穿绿,他们以为,这是台湾现在最流行服饰。

旧情人倒扁破镜重圆

倒扁居然也会让一个单亲家庭找到幸福!在静坐现场,一个单亲妈妈从9月9日就加入,9天来不但让她变瘦,最令她意外的是,在静坐服务站帮忙的时候,居然还遇到以前的旧情人,算是倒扁的意外收获!

小学生“扁”挺扁者

近日在台湾中部,有出租车司机组成车队挺扁,可是集合地点选在学校前面,楼上的小学生却毫不客气的比出了倒扁手势。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海口城管人员随意脱帽跷腿 执政处罚市民不放心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