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教育部长谈义务教育:不准向农民
教育部第二届高校名师奖出炉 100
教育部:就业率作假“一票否决”
教育部门提醒:小心“买房上名校”
教育部门提醒:小心买房上名校的
教育部负责人称逾6成毕业生以各种
范冰冰回应办学圈钱传闻:学费国
范冰冰回应办学圈钱传闻 称学费是
教育部六大举措监督高招工作 严格
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取

人大代表怒斥教育部“吞钱”(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13 14:10:23 来源: 国际在线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结论: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往往与腐败相伴相生。为此,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但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这种现象仍相当普遍。

3、违规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案例:2000年至2003年,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挪用国家造林项目还贷准备金5.67亿元,分别借给8家单位,或进行证券投资
、对外借款等。截至2005年底,尚有3413.01万元未收回,另有1620万元资金存在损失风险。

结论:坚持投资回报原则,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等相关规定,对于投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定。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违规投资,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4、虚报多领预算资金

案例:教育部未定期核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变化情况,也未及时上报人事部,形成长期多报多领该项经费。至2005年末,教育部“政府特殊津贴”拨款累计结存561.55万元。

结论:审计发现,一些部门单位的项目预算编制不实、结余过大,甚至虚报多领、高估冒算预算资金,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

案例:2005年,国家安监总局所属安科院未经财政物价部门批准,自行收取“注册安全生产工程师注册费”、“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费”共计391.87万元。

结论:自1996年起,文化部所属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受文化部委托,在未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向音像企业收取音像制品统一防伪标识费用,截至2005年底,累计收费1.08亿元,支出8842万元,结余2013万元。 华夏专访

位高权重部门最容易出问题

昨天,就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五号审计结果公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审计专家宋常。

华夏时报(简称华夏):与去年的审计公告相比,您认为今年有什么不同?

宋常:相对于去年的审计公告,今年有所好转。总体看来,今年各部门对审计结果比较重视。通过此次公布的整改情况,可以看出,各部门的反应比较快,态度也开始往好的方面转变。这在以往的审计公告中,体现得没有那么明显。而今年的审计报告也比较体现人性化,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进行公布,不仅公布了存在的问题,还人性化地分析了原因及整改情况。

华夏:现在社会上很多科研人员都觉得经费不足,但此次审计报告披露,科技部还有1650.73万元科研项目资金长期闲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宋常:从这一点能看出来,国家开始重视效益审计。今年的审计报告与以往相比,不仅强调合规、合法、真实客观,还有意识地开始审查部门资金利用的效率性,对使用合规不合理的资金和闲置的资金也进行了审查,说明国家开始重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华夏:您认为哪些部门容易出问题,这些部门具有什么特点?

宋常:笼统来讲,所有内部控制不完善、管理有漏洞的部门容易发生问题。如果再作细致的分析,则有两类部门容易有问题,包括位高权重的部门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部门。位高权重的部门往往资源比较多,这样涉及的资金就比较多;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部门由于覆盖面较广,属于关键部门,涉及关键环节,所以这两种类型的部门容易出问题。

华夏:今年的审计报告涉及到42个部门,您对这个数字怎么看?

宋常: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审计结果让人觉得还是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这42个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这说明内部管理还不完善。

其次,某些去年被审计出问题的部门,今年还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说明,这些部门整改不够彻底。第三,除了各部门本身的自我监督,一个审计部门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还需要多个监督机构进行沟通,联合管理。

专题采写 本报记者鲍颖李宛霖吴鹏(来源:华夏时报)(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不满东突分子热比娅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