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后与计量中心签订了一份“包年”的协议。依照规定,本来协议应该是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但是,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之后并没有把签订好的协议交给作为乙方的记者。
过了不久,带来的车子调试已经完毕,很快这台车的脉冲就由670变成了620。司机告知,脉冲变得越低,表就跳得越快。
他的说法在随后的一个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同样跑了两公里,经过调试的“包年”车,计算的路程多了整整200米。
湖南天戈律师所律师罗秋林等告诉记者,他们也接到过司机的投诉。罗等人认为,计量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如此而为,实际上是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了一小部分人的非法收益,而侵害了消费者的公众利益。
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这种检核出租车计价器的职能属于法定职责,因此他们的行为是渎职,已经构成了犯罪。如果考虑其社会危害太大,知情的司机还可以直接向司法机关进行举报。
质监局的解释
7月28日上午,在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法制科,一负责人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答案。
该负责人说,确实发现了有少数几个计量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私下操作。但该中心进行“包年”并非在于牟利,而是为了方便出租车的司机。
原来该局发现有些司机自己擅自在计价器上搞鬼,结果在和交通警察联合执法时,抓到少数司机在表上压东西或者干扰仪器正常运转,使得表跳字加快的现行。因此,他们提高了服务,以防止舞弊事情发生。
他说,现已发现是该局计量中心一个科室人员在帮人忙,在表上调动了脉冲量。“他开始好象也是帮人忙,后来圈子里面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无法停止了。”
该负责人说,这个事情发生后,在衡阳市局和湖南省局里影响很大。省局领导十分重视,并派了调查组进行了几天调查。这个肇事的工作人员姓陈,听说已经被检察机关带去问了两次话。
7月28日中午,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陈局长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陈认为,调计价器跟“包干(年)”费用没关系,是司机自愿签订合同的。
调查组找肇事的工作人员问话,该人的解释是:原来是朋友找他帮忙,结果慢慢就传开了,找他帮忙的人很多,他自己也控制不住,陷入其中。之后也有司机到局计量科反映过这个问题,局里的主管副局长到过检验中心,要求整改。但没想到情况仍未改变。
陈指出,出事的部门是计量中心的计价器检验室。该部门是3个人一组,一个检,一个审,一个核。现在调查的初步情况是个人行为。肇事的工作人员早被停职检查,调离岗位。
陈局长说,出租车的计量也不是外界所说的那样,可以无限调高。“他们开始都是在国家检验规程(出租车计费计价器检定规程)允许的范围内,-4%~+4%,一般都是按照3.8%调定。”
陈表示,国家后来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就修改了标准,变成-4%~1%之间。结果这些人还是按以前的标准,就是按3.8%改,结果就超出了误差的允许值。
他认为,这样的话每跑1000米就是多了38米。如果只算每一个消费者的话,损失也不大,要跑20多公里才会多出1公里。当然这个事情因为牵涉到那么多的消费者,问题是很严重的。这种做法影响很坏,严重影响了该局的形象。
陈局长介绍说,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处理措施。包括,对可能调过的疑似车辆全部召回,免费重新检。在全市共有的1400多台出租车,目前疑似的(舞弊)车辆是140多台。他们要求在8月6日前全部检验完毕。
对于包干修理费之事,凡是交了包干修理费的,如果不愿意,必须把这笔钱退给司机们,愿意的则继续履行合同。 通讯员 倪亮明 本报记者 洪克非 (C001) |